本报讯 为了更好地保障江苏省苏州市民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维护,从去年8月3日开始,苏州已经在江苏省内率先筹建第一支环境与食品药品警察支队。支队边筹备边工作,至今已查处食品、药品以及环境领域相关案件67起,处理各类犯罪嫌疑人94名。将来,警队计划与工商、食安办、质监、环保等行政部门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通过打造“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来梳理线索,提高办案效率。
“食品药品和环境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近年来,苏州地区食品药品安全与环境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市公安局环境与食品药品警察支队(筹),主要侦办在食品药品和破坏环境领域的刑事犯罪案件。”苏州市环境与食品药品警察支队(筹)综合法制组负责人戴志晔告诉记者,危害食品安全案件主要涉及销售伪劣产品、假药、有毒食品、化肥、种子等;危害药品安全案件主要涉及生产、销售假药、不合格医疗器械以及化妆品;污染环境类案件涉及环境破坏、非法进口以及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等。
“从之前办理案件的经验来看,食品、药品以及环境类案件中,比较复杂的是证物鉴定这一块。”戴志晔告诉记者,能够对食品药品进行权威鉴定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大量的证据以及案件研判要依据鉴定结果,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办案的周期。
戴志晔表示,环境与食品药品支队目前与经侦、刑侦、网警、治安等部门积极沟通,充分发挥合作化优势。目前,环境与食品药品警察支队(筹)采取与行政部门联合执法的形式来打击犯罪行为。今后,警队计划建设环境、食品、药物信息系统,通过整合环保、食安办、卫监、烟草等相关职能部门信息资源,提升“大数据”背景下的情报整合应用能力。
(王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