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2点,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李家营村的村民们正忙着种土豆。这里的春耕可不是以往的刨坑埋种子,只见村民刘孝河开着拖拉机,扒开5厘米深的土层,两个农妇麻利地把种子放在传送带上,然后机器均匀地将种子点播在播种沟中,随后撒种肥,车后面的刘孝贤铲起一锹土迅速压在薄膜上,一次性完成了开沟、施肥、播种、起垄、铺膜等多项作业工序。这4个人加一台机器就组成了一个春耕小组,仅仅一天,他们就种了20多亩土豆,这相当于一个农民近20天的工作量。
“春分前要把土豆种完,否则影响产量!”固堤供销合作社主任朱恒礼说,他们用6台拖拉机、十几天的时间将5000亩的地全部种上了土豆,机械化生产不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还让农民增加了收益,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
近年来,潍坊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托管农田、整合农业机械、成立技术服务队,实现了农业生产从播种、灌溉、施肥、喷药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成本降低了,农民增收了,劳动力解放了,供销合作社也探索出一条为农服务的新路子。
市场倒逼农业机械化
潍坊市有1110万亩耕地,平均每个农户拥有1.5亩耕地,随着农村青壮年入城打工,大量土地被承包,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种植方式必须做出改变。“我承包了260亩地种土豆,要是人工种,成本大不说,效率没法儿和机器比!”种植大户朱国华告诉记者,“以前雇人种土豆每亩地花费好几百,成本太大。现在可好了,供销合作社给咱提供机器,一亩地才100元,效率也提高了。”
潍坊是我国优质棉基地之一,但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大,已大大挫伤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一斤籽棉售价4.5元,而人工采摘费每斤就要2元,对棉农来说利润空间太小!”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长坤说,全市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从最初的280万亩缩减到2013年的54.6万亩。其中近50万亩集中分布在寿光、寒亭、昌邑北部沿海地区,土质为盐碱地,只适合棉花生长,没有其他可替代物,如果棉农放弃种植,土地就成了一片荒地。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让广大棉农增收成为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张长坤认为,“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已经成为棉农梦寐以求的企望,供销合作社就要根据农民和市场需求,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下决心搞机采棉。”
服务中心保障农业机械化
为了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劳动力、技术、农业机械等方面都下足了工夫。潍坊市先后成立23处为农服务中心,在设计上统一采取“前厅后院”的模式,“前厅”发布信息,展示服务内容;“后院”提供农资、农具,农产品的加工、仓储、销售等服务,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服务。
为了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做到农民缺什么供销合作社就提供什么,潍坊市各地基层社不断推出新的举措。“‘服务项目上墙’让农民知道供销合作社能提供什么,让服务看得见摸得着。”张长坤说,每个为农服务中心大厅墙上都贴有“现代农业服务规模化项目表”,这个表格囊括了不同农作物从播种、灌溉、撒药到收获各环节的服务项目,每个环节供销合作社都可以为农民提供机械化服务,费用要比单独雇佣劳动力至少节省一半。村民牟泽涛承包的150亩花生全部采取机械化播种,几天就种完了,“每亩地才50元,说到底还是农民获得了实惠。”牟泽涛打算以后施肥、灌溉、收获都要机械化。
机械化耕种离不开大型生产机器,潍坊市各地基层社相继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闲置农机资源,整合了一大批农用机械,为播种、喷药、收获等环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证。以寒亭区供销合作社为例,润田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整合大中型拖拉机、播种机、分土机、割秧机、收获机、喷灌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共计上百台,这可以保证寒亭区15万亩耕地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省时又高产助力农业机械化
要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化种植,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探索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领域,解决了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而且保证了潍坊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战略要求,实现了农业增收与解放生产力的双赢。
农业机械化最明显的好处就是降低成本。以土豆为例,农民自己种植土豆每亩需要15个人左右,按照每个用工60元计算,需要花费870元,而供销合作社从播种、施肥、灌溉到收获统一机械化只需要398元,每亩节省费用472元,仅种植土豆一季,就为寒亭区231户农民节省生产费用34.4万元。而对于棉花来讲,实行机采棉更具价值。2013年,昌邑1400亩机采棉示范基地,从播种到采收仅使用劳力6人,节省用工成本55万元,仅机械采摘环节每亩就比人工采摘省310元。
机械化种植还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以种植土豆为例,除割种、掐花等环节还用人工外,耕种、灌溉、打药、收获等都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同时,机械化播种提高了作物存活率,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以棉花为例,按照机采棉机械化播种的要求,潍坊市供销合作社购置了先铺膜后播种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12台,按照株距16厘米、行距76厘米、亩密度5480株的机械播种规格进行播种,比人工播种每亩多种一千多株,成活率高,亩产较传统种植增加近百斤,棉农每亩可直接增加收入483元。
据悉,今年,潍坊市供销合作社机械化大田托管面积达到100万亩,服务品种涉及到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和花生、大姜、西瓜等主要经济作物,其中仅机采棉种植就扩展到近10万亩。预计到2016年,潍坊市1110万亩耕地中,通过机械化等手段,将实现大田托管面积350万亩以上,超过总耕地面积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