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4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到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自2014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最近这一系列奶粉新政将对进口商产生较大影响。
“大的正规的品牌,早就这么做了。新政影响的是那些小品牌或者是销量很小的。”国内一家奶粉品牌的经销商表示,部分小众“洋奶粉”要么是为了节省成本,要么是不重视中国市场,认为没必要为中国生产中文版,所以选择直接进口外文版产品,然后在境内加贴白色中文标签。“新政或许会淘汰掉这些小的‘洋奶粉’。”
不过,有原来只进外文版的进口商已改变策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据了解,法国兰特黎斯旗下的喜丽雅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两年多一直是外文版。新政出台后,进口代理商加大投入制作了中文版销售包装,并计划在5月份重新上市。
此前在淘宝店上仍有不少写着“德国直邮”、“澳洲直邮”、“英国直邮”的外文版奶粉在促销。这些海淘奶粉将何去何从?“要看政府怎么管了,按政策,这类产品以后在中国都不准销售的。”上述经销商表示,所以新政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今后消费者通过外包装一眼就能分辨奶粉是否正规合法进口的。
即将执行的新政还有自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
“此项新政同样会扼杀掉很多小的奶粉品牌。”上述经销商表示,“随着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进口门槛的提高,国内新上市的进口奶粉品牌数量会比以前大幅下降。即使能成功进口,其注册、报批等程序所花费的时间也要比以往要长。”
(陆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