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4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国际化不能抛弃本土特色

□ 蒋凡可

 

  当一个产品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人们随处可买的时候,它还能特别吗?当然能,只要它的“国际化”并非总是一成不变。

    事实上,人们一直在给批量生产的商品打上个性化的标记。经过合理规划的设计调研能够揭示出人们这么做的原因,以及他们想要做而没做的事情,公司企业就能抓住这个机遇,满足他们的需求,从中获利。

    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给国际品牌加点本土的料都具有优势。一个成功的国际品牌如果犯了错,会导致惨痛的代价,在本土市场进行尝试,是相对安全的实验方法。

    正如物种的多样性有益于地球生命的延续,在不同市场开发适合本土的产品品类能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也可以作为避免公司过度商品化的一种策略。

    过度商品化是众多商品获得成功之后难以避免的命运,它们已经丧失了原创的精髓。人们喜欢成为全球村的一份子,但同时也很重视多样性和独特性。他们希望商品能够超越其使命,在基本功能之外赋予他们更多。

    结果就是,手机被重新定义,紧接着,苹果创造出完美的平台以让亿万用户享用富有创意、符合特定文化的应用程序,同时也让每个用户感到自己是地球村“特立独行”的一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地市场中的某一特定需求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大事件”。

    当大批的美国观光客游览意大利的时候,他们要点卡布奇诺喝。显而易见,美国人并不喜欢口味浓重的意式咖啡,这让意大利的咖啡生产商确信,意式咖啡在本土之外是小众市场。若不是一家来自西雅图的叫星巴克的小公司一举成功,意式咖啡文化根本不会在全球以势如破竹的速度发展并取得成功。

    如今,意大利历史悠久的咖啡生产商illy(意利)开发出一系列超酷概念吧,每家店地点的选择多种多样,店面设计均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顾客能在品尝醇香意式咖啡的同时,购买品牌商品,如由当地知名艺术家设计的限量版意利咖啡杯。这项创意让顾客的每次消费体验都具有当地特色。

    很明显,能够为你的国际化产品加上本土个性不仅仅隐藏了巨大的商业机遇,也是长期生存的一个要素。随着现在制造和配送越来越灵活便捷,公司的变化风起云涌,无法做到在保持国际性的同时不失本土特色的公司可能会一夜间被甩在背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