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统零售且行且珍惜

□ 李婷

 

  周一(3月31日)凌晨,银泰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沈国军在微博上码下暗语:“周一见”。当日午后谜底揭开,阿里巴巴入股银泰,沈国军亲临发布会现场。

  阿里巴巴以53.7亿港元战略投资银泰集团。其中,16.6亿港元认购银泰2.2亿股新股,占股9.9%;37.1亿港元认购银泰的可转换股债券,转股后占股不低于25%。

  由于有足够的前戏铺垫,阿里和银泰互为一体并不令人诧异。从力挺天猫“双11”活动,到组建菜鸟物流,直至参加3.8手机淘宝生活节,无不体现银泰与阿里的情深意切。

  此前的合作大都浮于营销层面,而阿里希望能够进行更深层次合作,全面打通O2O。按计划,阿里与银泰将全面打通会员体系、支付体系,同时实现商品体系对接,并将组建合资公司。

  这次合作,用阿里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的话来说,“一个是从地面走向空中,一个是从空中走向地面,双方走到一起组成‘特种部队’。” 双方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套打通线上线下商业的基础体系,向全社会开放,为所有线下各大商业集团、零售品牌及零售商服务。

  既然已经成为一家人,双方资源、数据共享不成问题,阿里有成熟的支付体系、B2B和C2C的平台经验、会员体系、商品SKU体系、物流体系、庞大的流量;银泰坐拥750万SKU,超150万名会员的会员体系,36家门店。阿里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将银泰打造成转型标杆。

  如果阿里成功打通各个环节,对于其他还在徘徊的传统零售企业来说,阿里这样的平台无疑具有十足的魅力。再加上羽翼渐丰的菜鸟物流体系,阿里和银泰引领零售业的未来也不是没可能。不过,其他电商企业也在悉心布局。

  在移动支付鏖战中,电商寡头短兵相接,拥抱移动互联网大势难挡,懵懂的传统零售企业观望移动互联网的风向。面对电商寡头的示好,传统零售企业暗自盘算着“经济账”,此前部分企业已经各自站队。真正的线上线下融合,需要打通营销、支付和商品体系。其中,最难攻坚的是打通商品体系环节。

  阿里和银泰从某种意义来说都是“地产商”。在百货的联营机制下,银泰无需进行商品管理,大可坐地收租;阿里平台收纳商户,创造流量。二者要实现商品管理,要走的路还很长。

  传统零售企业的会员、数据是其对抗电商的利器,曾经相对弱势的传统零售企业在其固有商业价值凸显的时候,自然会伺机反攻,阿里想要从传统零售企业手中获取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源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即使阿里成功打造了新模式,日后的复制也面临难题。

  另外,来自既得利益团体抵制的力量不容小觑。虽然渠道呈现扁平化趋势,线下品牌经销商代理商还是有足够的话语权,商业格局并非朝夕就能被颠覆。

  线上巨头遇到发展瓶颈,连接线下开拓新的生存空间,而线下的资源以及经营经验都是日积月累积攒的,电商平台如何吸纳传统零售企业,乃至在这样的转折点上传统零售企业如何把握时机摆脱不利地位,或许只是短暂的一场激战。

  变革当口,且行且珍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