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朋来先敬茶艺馆、非常友普茶楼、品清轩茶艺坊、圣仙亭茶苑、惠量小院、瓷茗缘茶楼、湘水茶园等部分在京百佳茶馆经理人相聚在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钓鱼台的水中天茗源山房,大家一边品鉴水中天的特色铁观音,一边就茶馆经营、发展中出现的疑惑,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
如今,一些茶馆都萌生了茶庄、茶馆合并在一起经营的想法。茶馆和茶庄在服务本质上有着很大不同,前者提供的是场所、环境,后者提供产品。品清轩茶艺坊表示,虽然二者经营思路不同,但是两者可以互相配合,起到一种金玉合璧的效果。客人在茶庄里买茶,面对大众客户,茶庄所售茶叶的价位、层次会有限制,如果想纯粹地体验茶,那么客人就可以到茶馆里来,其中茶的档次、种类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满足客人需求。如果有人在茶馆里遇到了自己喜欢的茶想买,但是茶馆很难给出一个比较市场化、合理化的价位,这时茶庄就可以备出口感和茶馆里的茶接近但不同的茶叶,让顾客把体验带回家。但是二者开在一起也会有矛盾,有的客人会从茶庄买完茶后,到茶馆里喝,这样就违背了我们的经营目的。但是无论如何,茶馆、茶庄联合经营都是值得尝试的。
人才是茶馆的一笔巨大财富,伴随着茶馆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茶艺馆的人才需求也在逐步加大。茶艺馆提供客人环境、心态、茶艺、茶点等精神、物质多重层面的服务,这就要求茶艺师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茶馆不仅要传授基本茶艺技能,同时茶艺师的茶馆文化素质也需提升,而这恰恰是茶馆业主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在座的各位经理人都建议,应安排时间进行员工定期培训,提供给员工相关书籍与资料,营造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氛围。水中天茗源山房为此特意编撰了一套晨修文字,馆内员工每天早晨念一段,互相探讨心得、感言。丰富了心灵,提升了业务能力,贴近了同事间的距离,也拉紧了员工和茶馆的纽带。培养了人才,就要给他们发展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宽广的职业舞台,是稳固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
再转向茶馆的建设,突显特色是茶馆彰显个性、勃发生命力的重要标志。这既体现在装修风格上,更重在经营定位。在各家交流中,非常友普茶楼以普洱茶和紫砂壶为主打,瓷茗缘茶楼重在黄芩茶和京西特产礼盒,圣仙亭茶苑专注茶水和茶艺,惠量小院着力发展茶会活动,借文化平台推广宣传自己。它们的定位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特长,正因为存储了大量的普洱茶、收购了很多老一厂紫砂壶和名家名壶,因为茶楼设在京西门头沟当地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因为每年茶苑都会定期地引进特色得雨活茶,因为茶馆备有广阔的文化界人脉并善于运用新媒体宣传。所以,茶馆经营者一定要挖掘自己所长,并充分将其利用起来,坚定发展方向,相信持之以恒,会在效益、名气上一齐丰收。
座谈会尾声,大家一起品鉴了水中天茗源山房的特色茶饮——喝豆浆长大的铁观音,纷纷称赞其口感温和、味道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