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运动品牌第一家”李宁在内,国内运动服装公司去年业绩全部下滑。
虽然业绩下滑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库存高企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以李宁、安踏、匹克、中国动向、特步、361°六大国产运动品牌为例,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其库存总计为36.99亿元;2012年,其库存总计为33.24亿元;到了2013年上半年,各品牌库存压力并未减少,六大国产运动品牌库存总计为30.29亿元。为了消化高库存,各品牌纷纷打折、关店。
有资料显示,运动鞋和运动服装最大的消费人群是15~25岁的年轻人,而其一旦工作之后就会开始以西装皮鞋为主,消费人群的变化以及锐减正成为国内运动品牌不能承受之重。
以李宁为代表的运动品牌在过去10年能够高速增长,与80后人口出生高峰不无关系,但随着时间推移,主力消费人群90后人数与80后相比变少,消费人群大幅下滑,运动鞋服陷入盲目扩张库存高企关店潮的覆辙。
业内认为,李宁公司所推出的并不成功的90后战略,是造成上述麻烦的重要原因。
2010年,李宁公司开始品牌重塑,选择了全面拥抱90后这一年轻消费群体作为重点品牌路线,试图从年轻消费群中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以保持持续的高增长,但是却出现了“新用户不买账、老用户不买单”的尴尬现象。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李宁品牌的代言人林志玲对70后、80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市场号召力,但对90后来说完全失效。90后正处于由产品消费向品牌消费转化的阶段,面向90后的消费体验会影响90后群体日后人生的消费选择。运动品牌在行业转型的道路上,正面临着90后的挑战。
(刘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