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网销化妆品两成为假货


 

    针对业内人士揭露称就央视曝光部分电商平台销售化妆品假货的报道,近日,涉事方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均发布声明回应称,是第三方卖家所为,已经第一时间关闭了相关卖家的店铺。

    有行内人士揭露称,网络化妆品高达两成是假货,现在还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杜绝。但也有一些电商喊冤,自己卖的并非假货,而是品牌商出于自身利益迟迟不愿授权给电商。

    争议1 谁的责任更大

    被曝光之后,当当网和亚马逊中国如以往一样将责任推到了第三方商家身上。

    亚马逊中国声明称,对假货采取零容忍政策,就报道中提到的第三方卖家产品质量问题,在今年2月份接到反馈后就已经同意为顾客办理退货退款,并永久关闭了相关卖家店铺。当当网也称已对被投诉的两家入驻店铺进行关店处理,并进一步彻查。对于曾在这两个店铺购买过商品的消费者,将提供无条件退货服务。

    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很难分清哪些是第三方商家商品,哪些是电商平台自营商品,既然假货来自该电商,电商就应该承担首要责任。有律师表示,电商平台平时就应该严控商品质量,而不是等曝光后才采取措施,即便问题出在第三方商家上,平台商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更有内部人士说,到底是平台疏忽管理,还是有意纵容假货,很难说得清。当前各大电商都在吸引第三方商家,一些电商平台甚至收入的一半都来自第三方商家,怎么可能下狠心杜绝假货呢?

    争议2 不授权商品算不算假货

    一些电商平台私下喊冤:自己卖的是正品,只是没有得到品牌商正规授权,是其他渠道流过来的真货,并非假货。在当当网、亚马逊等网站上,不少广告都声称是“正品”,避开了“行货”、“水货”的争议。

    对此,当当网人士表示,化妆品渠道授权是近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目前很多国际化妆品品牌商不愿开放网络销售授权。“因此,我们虽然对入驻商家有严格的资质审查制度,但也只能要求他们提供进货渠道证明,以确保正品”。

    有内部人士说,不能说电商平台完全没有假货,但很多货是水货或是“串货”。他说,有些化妆品是线下传统渠道的货,通过第三方流入到电商平台上销售,因为价格很低,除了使品牌商利润大受影响,而且打乱了价格体系,所以品牌商对电商平台的非授权商品一概统称为假货。

(薛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