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条码支付被暂停之后

□ 本报记者 赵晓娟

 

  2013年12月,美宜佳5000多家门店成了便利店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引入支付宝条码支付,并在1月份以“用条码支付送5元红包”的形式进行推广。

  2014年1月,条码支付“进驻”浙江十足便利店;3月,华南7-11宣布与支付宝钱包合作,条码支付在广州近300家门店上线。

  此外,红旗连锁、喜士多等多家便利店企业引入支付宝条码支付,甚至连台北统一阪急百货都接入了支付宝付款……

  就在“手机支付将成为便利店标配”的定论几乎要被业界认可的时候,条码支付被暂停了,不止支付宝,许多零售业也觉得措手不及。

    “煮熟的鸭子飞了”

    3月14日,安徽合肥乐城超市谈成了一笔“大单”——跟支付宝达成合作。

    在眼热地看着支付宝跟浙江、广州的许多线下零售企业热火朝天地合作,让顾客在零售终端用二维码、条码等多种手机支付进行结账,更有企业因开展这项业务让股价飙升了许多,很多企业坐不住了。

    合肥这个标准的二线城市可能还没有被列入跟支付宝合作的队伍中,不过乐城这个从上到下流淌着高科技血液的零售企业不会错失任何创新的机会,包括支付创新。当支付宝把橄榄枝伸到合肥,乐城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个安徽惟一一家支持支付宝手机支付的超市。

    为此,乐城的营销团队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条促销信息:3月20日起,在乐城购物单笔满300元,用支付宝付款立减60元,相当于全场打八折。而且这个活动一直延续到4月20日。

    只是,让乐城没有料到的是,促销微信发出去个把小时后,就被央行的红头文件“搅黄”了。

    3月14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手机支付服务。

    当天晚上,这个消息被证实,乐城的这次促销活动也成了一次自摆乌龙事件。3月15日一早,乐城在微信公众号上以“煮熟的鸭子飞了”为微信标题向其顾客群致歉,暂停了上一条微信促销中的活动,并解释了政策原因。

    “没想到,躺着也中枪了。”乐城营销策划总监李奇告诉记者,如果这条促销信息迟发一天,也不会让乐城得罪顾客,在他看来,乐城对于这次活动信心十足,也做好了各种准备,预想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其实,除了乐城,还有许许多多的企业正在准备推出各种移动支付活动,因为,不管是真心触网,还是喊喊口号,移动支付至少能让企业看起来跟O2O沾点边。

    但红头文件一出,让那些正在跟第三方支付公司谈合作的零售商们白忙活了一场。

    不过,据李奇的猜测,现在央行对于扫码支付的态度是暂停,并不是直接叫停,所以手机支付回旋的余地还很大,乐城也会适时重启手机支付业务。

    谁在获利?

    在乐城煮熟的鸭子飞了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企业已经将“鸭子”吃到了嘴里,这其中,以浙江、广州的便利店企业居多。

    “便利店的使命就是便利二字,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更快捷的支付方式,能给顾客带来便利,我们当然乐意推广。”在浙江,一位拥有1500多家的便利店企业负责人付欧(化名)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份开始,其企业所有门店就与支付宝展开对接,支持手机支付。

    根据其店员描述,打开手机支付宝钱包“当面付”,选择“条码支付”功能并出示手机,让收银员用条码枪扫描一下手机上的条形码,就可完成付款,全程不需要任何现金找零或刷卡操作。

    付欧告诉记者,其所带领的便利店引入手机支付后,同时会联合支付宝做相应的促销,而这部分促销的成本由支付宝补贴。例如购物有相应折扣、免费装POS等,在付欧的企业里,由于小额支付用手机支付非常方便,使用手机支付的客群越来越多,而且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尤其受年轻人欢迎。

    “刷手机比直接掏现金感觉不会那么明显,所以顾客支付时会增大购物量,客单价有所提高。”这是付欧没有想到的。

    随着央行暂停手机扫描支付,在付欧的企业里,影响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支付宝手机支付目前仍然可以用,而且,只要用过一次手机支付的消费者,第二次都会非常快,因为第一次需要识别,第二次就不需要了,很多消费者已经逐渐喜欢上这种支付方式了。

    事实上,使用手机支付的顾客并不是太多,即便是首家上线支付宝钱包条码支付的美宜佳便利店也难以避免。

    广东惠州一家美宜佳店员表示,便利店目前仍能使用二维码支付,“很方便,几秒钟就能搞定。目前没接到通知称要暂停二维码支付。”该店员表示,就算暂停扫码支付,对商店营业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使用二维码支付的是极少数。甚至几天才能碰到一两个,都是年轻的潮男潮女”。

    这一现状也得到美宜佳市场总监蔡杰峰的证实,他此前表示,美宜佳运营一个月的数据是,单日成功交易笔数超过1万笔,但如果分摊到5000多家门店,这个数字(手机支付)目前还很小。

    据蔡杰锋分析,从门店端和用户端都存在阻碍手机支付的问题,“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尝试更大力度的门店推广,比如用支付宝条码支付可以享受特定商品折扣一类的,增加用户使用这一功能的动力。”

    势不可挡

    “停得下来吗?这样的节奏应该停不下来,在目前深化改革的阶段,手机支付是一种支付方式的创新,这种趋势不可能因为行政命令而停下。”付欧如此判断。

    在付欧看来,如果真叫停,对便利店或者实体零售的影响目前并不好下结论,因为毕竟手机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如果未来手机支付被叫停,顾客可以用现金、银行卡等其他支付方式,“但社会在进步,叫停的可能性并不大”。

    “便利店有个很痛苦的事情就是找零,有时候千方百计去凑零钱,可总是不够用,残钞也不够用,加上南方人不爱用硬币,就更难办了。”美宜佳副总经理邓伟光此前就表示,条码支付操作简便,系统搭建成本也不高,最重要的是和传统零售业的收付习惯非常接近。“比如条码枪刷手机的方式,本身就是扫商品条码操作的延伸,店员很容易掌握。”

    在付欧看来,支付宝的目的可能更多的是抢入口,让消费者习惯这种支付方式以及支付宝其他产品,但不管支付宝是什么目的,这让便利店也获利不少。

    除了方便之外,最重要的是,支付宝不收取手续费,至少短期内不收费。在付欧的企业里,银联手续费是3.8‰。“以后支付宝可能也会收费,但这个费用率可能是银联的一半。” 也正因此,便利店企业对于手机支付的态度比较积极。

    根据支付宝的数据,3月份以来,支付宝每天的移动支付笔数已经超过2500万笔,这一规模已经超过2012年支付宝每天日常交易的总数。

    此外,数据还指出,支付宝实名制用户已达3亿,在过去的一年使用支付宝共完成了125亿笔的支付。其中,超过1亿人将主要支付场景转向支付宝钱包。

    而暂停移动支付之后,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认为,在门店成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移动支付起到的作用是“穿针引线”。在他看来,“如果移动支付受限制,那么线上线下实际上是没有打通的。仅仅依靠线上O2O模式的整合,而没有线下实际的交易互动,未来的模式创新将会变得很难”。


新闻1+1:   

限制并非否定

  从第三方支付的起源来看,最初是为了满足个人和商户便捷支付需要,以实现交易和消费的安全便捷。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将多种银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到一个界面上,负责交易结算中与银行的对接,使网上购物更加快捷、便利。消费者和商家不需要在不同的银行开设不同的账户,可以帮助消费者降低网上购物的成本,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

    从宏观的金融改革趋势来看,第三方支付目前承担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底层架构的服务功能,金融改革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执行策略上,前置条件是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客户资金的安全。从高层的定位看,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所以需要采用金融的监管思路来约束,互联网的快捷、流量化、简约的支付方式并不能抹杀安全的重要性。

    此次四大行在快捷支付的额度上进行了限制,即便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但并没有彻底封死向第三方支付进行资金流动的口子,银行自身的网银渠道仍然支持方便的大额转账和支付服务。对于用户来说,本质的服务功能并没有改变,只不过是通过快捷支付的体验功能下降了一些,并不影响主要的支付和消费功能,除了向余额宝的大额转账和充值(单笔5000元,单月5万元,意味着5万需要连续充10天)。

    当然,从央行的监管底线来看,其目的不是要彻底打压第三方支付的生存空间,而是希望通过新一轮的支付流程规范来约束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进度上慢一点,在流程上合规一点,在满足足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更多的支付创新和体验。而四大行即便出台了快捷支付的额度限制,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改变利率市场化和整体市场利率水平抬高的整体趋势,资本是逐利的,市场化的配置会为资金提供自我的选择,而非政策约束,政策红利迟早会过去。

    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虽说快捷支付的限额满足不了所有的支付需求,但日常的小额支付需求已经基本能够覆盖,剩下不能满足的部分可以通过网银支付来实现。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快捷体验,这种发展的趋势是不会倒退的,因此用户也不必过于担忧,等待银行间博弈结果和高层监管进入稳定阶段的到来。

(陈凯歌)


瞭望:    

传统零售转型难以一蹴而就

    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融资热潮在2014年得以延续。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24日,电子商务领域的已披露投资案例达到31个,已披露案例的投资金额累计约为6.8亿美元。

    而在2013年全年,来自电子商务领域的已披露投资数量为116个,已披露投资案例累计投资金额约为13.6亿美元。根据上述数字计算,今年仅前三个月电子商务领域已披露的投资案例里,涉及的投资金额已达到去年全年的50%。

    投资火热的背后,是电商加快在各大细分领域跑马圈地的事实。但是,电子商务火热发展的同时,传统零售行业发展却不太乐观:“据商务部的数字显示,2013年全国三千家零售企业销售额仅仅比去年增长了0.9%”。商务部电子商务司有关人士如是介绍。

    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传统零售业当前面临多方负面因素的夹击,其中电商可谓是最明显的挑战和威胁。商业地产租金渐涨、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等均成为企业的成长负担;电商的发展更是在短期内给传统零售业以明显的冲击,导致其销售业绩的下滑、关闭门店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谋求更多的利润增长空间,许多传统零售企业纷纷推出电商策略,或与电商巨头宣布合作,今年以来,包括王府井百货等多家上市商业零售公司,发布公告宣布牵手网络巨头,以谋求在O2O链条的布局。而对于这种状况,杜岩宏称,传统零售企业与电商合作,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一个集线上购买、转赠、线下取货于一体的全方位的购物环境和平台,不仅有利于缓解传统零售业和电商之间的对立,还能扩大自己的销售范围和拓展销售渠道,对传统零售业更好的理解和融入电商提供了更好的切入点,使传统零售业跟上时代的发展。

    不过,转型难以一蹴而就。上述商务部人士认为,O2O模式以消费者为中心,能够满足消费者全方位的消费需求,它结合了线上购物的便捷高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这些技术的发展,为这一模式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但是,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拥有实体门店做支撑,有客户资源、品牌效应,以及大批的供应商资源;同样,劣势也比较明显,比如缺乏高效、灵活的体系,管理粗放,受传统体制束缚比较多,缺乏电商人才等。

    对此,杜岩宏也认为,传统零售企业不得不转型发展,开始与电商合作或者开展自己的网上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人才缺乏等方面,“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很少,既懂电子商务,又明白传统零售业运营的人才较少,导致企业网上电商开展缓慢,转型过程艰难,甚至使企业雪上加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高薪聘用人才,或者采取外包的形式,将电子商务板块业务交给他人来运营等”。

(桂小笋)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