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都市中的上班族,每天都像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运转。赶着上班,赶着工作,赶着下班,赶着接孩子,赶着回家做饭。民以食为天,每天的晚饭成了一天中的大事。
从买菜到洗菜再到下锅,是一个漫长而折磨人的过程。有朋友笑言,为了节省时间,平常很少吃鱼肉,只有周末才能食鱼肉滋味。很快就有人想到了对策。
便利店推出了深加工的鱼肉制品。店员把鱼削成大小合适的片,稍加料理,配有调制好的料包和说明,只需回家简单操作就可以做成一锅美味的水煮鱼或酸菜鱼。还有牛肉,有切成牛柳的,有切成粒的,用各式调料腌制,按照店员的说法,回家热锅放油,就能做一道不错的牛肉菜。
这些精加工的食品一经推出,就受到许多上班族的欢迎,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因此成为丰富餐桌的首选。
但是,如果消费者每次下班去购买,看到剩余的量都很大,就会想“会不会是昨天剩下的”,因此就会放弃购买。久而久之,商品变得不新鲜,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在创立之初,便利店首先要解决好销售与库存的关系。
另外,还有红极一时的净菜。公司把菜洗净、择好、切成大小合适的块(条),放到保鲜盒里,顾客回家就可以下锅,免去洗菜择菜的烦恼。开始推出时赞扬声一片,但时间一久,消费者就看出了端倪,这些菜大都是用不新鲜的或腐烂后留下可用的菜做成的。净菜成了商家处理临期菜的好去处。
所以,消费者慢慢不再买账。现在,净菜成了们一个点缀,缩在一个小角落里,大概商家也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一个项目推出后,维护非常关键,否则就越做越小、越做越差。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从利润考量,长期高成本经营,吃不消的便利店只好另觅险途,自毁信誉;还有更新能力不足,长期保持一个品种,消费者厌烦后,销量急转直下,又面临高成本运营。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经营者,应转换思路:一是要降低成本,降低损耗,从自身管理找出路、找原因,而不能以次充好、以烂充优,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就是玩火自焚;二是持续创新,多咨询、多调查,经常更新品种,与消费者互动,请其评价。便利店的目标顾客群较为稳定,如果顾客每次来店经常能发现新品种,无疑会带动销售。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及时推出精加工商品,满足了消费者需求,这样的商业洞察力还是值得称赞的。就像所有事情一样,开始简单,坚持困难,坚持做好每一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