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空调智能化亟待破解两大难题

□ 包文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企业都推出了物联网智能空调,或者智慧空气盒子等产品。

    说实话,这些产品的智商确实不低,但带来的生活智能化体验并不高。目前,还没有看到一家企业推出的“智能空调”让人眼前一亮。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想从智能空调产品本身的功能和价值出发,谈一谈空调智能化到底给消费者能带来什么?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物联网空调并不少。但仔细来看,所谓的智能大多还是在交互方式的语音控制,手机APP控制,或者是比较高级一点的“云端远程智能控制”。

    但这些,到底是不是当前消费者对于空调智能化最迫切需要的?明明一个遥控器就可以很简单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还掏出手机、安装上APP,然后“可以联网”或者“不用联网”来控制空调的运行?

    那么,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云端智能”,又能给消费者带来了什么?将空调作为家里的空气监测终端,可以将家里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信息上报到云终,然后让云服务平台再来控制家里空调的运行状态。

    这到底是不是消费者真正需求的空调智能化功能?显然这没有十足的把握。或者又只是为了智能而智能的结果,并没有真正切中要害。

    或许,每家企业都在做大量的市场和用户调研,但离真正具有让人心动的那种智能化空调产品,还欠火候。

    其次,再从空调产品的家庭属性和使用情况来看,云端的智能化价值和意义有多少?

    相对于家中的冰箱、电视,可以是24小时通电,或者是每天都会接触和使用不同。空调本身就是一个季节性消费品,每年使用的时间和周期不过短短2-3个月时间。

    而且,就空调的节能省电效果来看,空调24小时通电的话,带来的待机耗电量并不少。特别是加了互联网云模块功能的芯片,耗电量自然也会增加。

    因此,让家里不经常使用、甚至一年才用几十天的空调产品,成天通电连接无线网络,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空调作为云服务平台的终端价值,在这种产品属性和使用频率之下,就会被大大降低。

    当然,我并不是否认,未来在互联网智能化浪潮之下,空调的智能化,以及智能空调与其它智能家电产品的互联互通互控。

    只不过,我所关心的是,在现有的品牌格局和产业格局之下,空调智能化路径和突破口,到底在哪里?是不是人机交互方式,还是云服务平台的空调智能自适应控制,就是智能空调的最终形态。还是会出现让我们更加意想不到的全新产品?

    答案还需要相关厂家来破解,但绝不会是专业的空调企业,必须要有互联网智能基因,还要具备专业的空调制冷技术积累和沉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