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3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产品先行 个性为王
——看D-mop如何修炼品牌集合店
□ 李妙娴

 

编者按:

    在快时尚泛滥、专业店招商难的当下,很多购物中心(例如香港K11、北京侨福芳草地)已将开始引入品牌集合店,以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百货商们何不借鉴二者的例子,或学习购物中心引入品牌集合店,或学习品牌集合店如何做商品,这样都不失为差异化的好招数之一。

    而当百货们在思考如何做差异化时,品牌集合店已经将买手制玩得风生水起,除了I.T,香港的D-mop可以说是以买手制起家又将单品牌模块化做得非常好了一个例子。

    1988年,一群喜欢时装的年轻人,为了把英国街头时装文化引进香港,开设了第一家D-mop。当时英国流行时尚在香港特别受欢迎,明星、时尚界人士纷纷到D-mop淘货,眼光独到的D-mop便不断引入前卫而有实力的新晋时装品牌,既有可人甜美的Loveis,也有大胆利落的QUEEN11;既有充满音乐与摇滚味道的BLUES HEROES,也有帅气的moussy。

    2013年10月18日,D-mop正式进入内地市场,广州太古汇D-mop开业。一个月后,武汉D-mop开业。

    事实上,D-mop对内地市场并不陌生,其旗下品牌Y-3早已在内地开了20家店。鲜为人知的是,支撑D-mop发展的,是阿迪达斯中国区最大的供应商——香港永嘉集团。内地Adidas SLVR店铺就是永嘉集团运营的,这是一家上市公司,实力雄厚。

    如今D-mop以街头时尚和品牌集合店的定位进入内地,这种买手制的商业模式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香港:品牌孵化平台

    鸭舌帽、卫衣、街舞、Hip-Hop,还有涂鸦,这些街头时尚标签,诉说着年轻人率性、张扬、追求自由的生活主张。这也是D-mop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潮流是艺术、音乐与设计的延伸,更是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D-mop一直坚持自己的品牌灵魂,从来不会固步自封。”K.K是D-mop创始人之一,见证了D-mop 25年来的成长。

    最初D-mop是multi-brand select shop(多品牌选择店),得到市场认同后,它开始发展不同的概念店,如以时装运动波鞋为特色的J-01,以牛仔裤为主题的D-mop Denim店,以及单一品牌店Y-3、moussy、BLUES HEROES。

    “D-mop是第一家做Y-3的店!”永嘉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张智说,“D-mop的使命就是孵化器,给新晋设计师和刚冒起的品牌提供平台,如果很受市场欢迎,我们就让它分出去,做成单品牌店。”

    从单店市场业态中找到买手制品牌集合店的出路,现在又培育单品牌店,D-mop似乎走了一个轮回,不过无论是单品牌还是多品牌,两种业态并不冲突,只是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品牌集合店是欧美零售市场一种普遍的渠道模式,很多品牌的货品流向买手制集合店、精品百货式集合店,世界四大时装周的看秀嘉宾大部分是世界顶尖集合店的买手。近几年,品牌集合店在中国时尚圈备受推崇,I.T、ochirly等以很快的速度拓展北京、上海市场,这种零售模式在欧美百货商场占据了主导地位,也为中国零售商所效仿。

    张智认为,买手店是未来服饰市场的发展趋势,“买手店是买手们的心血,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喜欢它的客户。现在香港运动店是以多品牌店为主,但内地仍然是以单店为主。”

    在零售商眼里品牌集合店的好处是:第一,降低运营成本,减轻租金、人工等压力;第二,为消费者节省购物时间;第三,因为种类繁多,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为顾客提供一站式购物服务。

    张智认为D-mop的店铺设计非常取巧。“不是shop-in-shop模式,而是将不同风格的品牌混在一起,做成一个整体。”最值得一提的是香港K11商场的D-mop zone,其设计以“Military (军事)Theatre(剧院)”为主题,黑白菲林状的店楣装饰着D-mop zone的LOGO,店内装修糅揉合contemporary(现代)与historic(复古)的风格,比如旧式教堂大扇窗,以及Flight case(旅行箱)组成的皮褛墙身。品牌LOVEIS区则以军事营地为设计概念,用银色金属的Military Camp(军营)营造出简约的摩登时尚感。

    香港D-mop每个店都有独特的个性,与社区特色做不同的配合。比如,你只能在兰桂坊D-mop店买J-01限量版运动鞋,只能在D-mop zone享受由世界音响品牌BOSE创造的听觉盛宴。

    在香港D-mop的另一个营销特色是派对文化,定期邀请潮流界人士开派对,无论是明星还是传媒都很乐意借助D-mop平台拓展资源。“2008年D-mop 成立20周年,很多明星通过香港《MILK》杂志表示对D-mop的支持,而《MILK》杂志则破例出了一期D-mop双封面报道,而这些不是靠广告换来的。”张智说。

    内地:香港模式的精装版

    广州太古汇D-mop只有100多平方米,销售BLUES HEROES、moussy等知名品牌的产品,但没有像香港那样绚丽的店铺装修,从外面看上去更像一个不规则的黑色衣橱。

    “一开始受到太古汇消防条例限制,广州店我们就只能做视觉设计。”张智说。而武汉D-mop则大气得多,以“家”为设计理念,书橱、挂画等黑白色调的墙纸把店铺分割成了多个生活空间,随着迷幻的女巫电音响起,再配合欧洲怀旧的风格,就像进入一个品位人士的摩登之家。

    事实上,武汉D-mop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复制澳门店。张智说:“我们希望D-mop在澳门、内地能给消费者一个统一的印象,就是时尚、潮流之家,未来我们会找100多平方米的店铺,做香港模式的精装版。”

    对于D-mop而言,除了设计理念,香港模式更多意味着商品管理和服务。

    在香港,店铺距离近,调货方便,客人稍等一会就能等到缺货的衣服。由于广州、武汉D-mop的商品由香港进货,没有调货的可能。因此,对于内地市场,D-mop的眼光要更加准确。然而开店不久,武汉D-mop就“中招”了,防寒衣服不够,只能等香港补货。

    除了操心补货速度,服装行业最担忧的莫过于存货,尤其是当下市场不景气,被库存拖垮的服装企业越来越多,远在香港操控的D-mop更是要看紧存货。

    张智说,从开季到季尾,产品要卖出去90%,卖不到90%库存就多,所以每个月都要盯着销售率进行管理。“如果是大的供应商、自己的产品,会学习快时装,一个季度拆成3次,需要100件货品的话先做50件,市场反应好的话就再加单,多次补货。”此外,买手制也有局限性。由于不是品牌店,存货要靠自己消化,“而且国内还不适应品牌集合店模式,因此眼光很重要,不然就会亏钱”。

    如果说对于商品管理,D-mop还能依靠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应对,但是涉及服务和经营,张智面露难色。这是他为何不在国内找经销商代运营,而是坚持自己组建运营团队的原因之一。

    对此,张智表示,国内很多经销商不成熟,他们在当地经营商铺,市场好的时候赚钱,但当供应太多,需要差异化管理的时候,就做不好,货品卖不出去,现金流压着,就会死。所以D-mop更倾向自己开店,所有员工都自己招聘。

    D-mop的所有新员工要经过服务训练和产品训练,除了了解产品特性外,D-mop更看重他们对潮流的触觉、能为顾客提供搭配服务的能力。

    在香港,D-mop的店员擅长帮客人搭配衣服,提供买手服务。但进入内地,张智明显感到服务素质参差不齐,未能展现出服务的价值。“他们需要更多的培训,感受D-mop的文化。”

    内地市场困难重重,不少更早进来的品牌集合店虽然在快速扩张,但还在亏钱,还没看到成功的方程式。

    张智对此释然:“早进来,亏钱;晚了,大家都占了山头,就太迟了。现在,正好合适。”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