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蒙古农信社:“支农成绩单”获自治区副主席高度肯定


 

    本报讯 (记者 刘小萃)“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支持‘三农三牧’、服务农村牧区金融方面真正担当起了主力军角色,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为该区经济特别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云光中在不久前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三届二次社员大会暨2014年全区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上提出上述观点,他对该区农信社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该区农信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云光中强调,内蒙农信社改革发展中的突出成绩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3年底,该区农信社资产3391亿元、存款2640亿元、贷款1815亿元,分别是自治区联社成立之初2005年的5.3倍、6.7倍和7.4倍,增量和增幅均居全区银行业首位。

    二是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该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三农三牧”的市场定位,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增加贷款投放,创新业务品种,扩大贷款覆盖面,为“三农三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是产权改革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该区农信社完成了首轮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云光中特别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把“支持发展地方银行”作为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自治区联社作为该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中坚力量,在全国、全区深化金融改革进程中,将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对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信社工作,云光中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与部署。

    第一,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目前,自治区联社资产总额位列全区银行业第一位,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云光中指出,要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不断提升自身在该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首先,要做大规模,进一步吃透、用活国家政策,不断扩大资产规模和信贷规模,提升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和贡献度。其次,要做强实力,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全面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同时,还要着力做优,围绕“理念优、资产优、服务优”,加强精细化管理,贴近用户需求,推动流程优化再造,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办成优质银行、精品银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区农信社这些年取得显著成绩,关键是靠改革。”云光中强调,明确提出“推动农信社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这是今后该区农信社深化改革的总体方向和目标。要抓住中央和自治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机遇,以产权改革为重点,以应对利率市场化为契机,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切实把农信社建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建成产权明晰、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资本充足、财务良好、服务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 同时,还要学习借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自身实际,全面引进市场化机制,在竞争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加快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

    第三,继续加大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农村信用社无论如何改革、发展,都必须把准服务‘三农三牧’的市场定位,加大对地方经济的金融支持。”云光中强调,要牢固树立为“三农三牧”服务的办社宗旨,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成为广大农牧民发展生产、走向市场的纽带。其次,要加大农村牧区消费信贷支持,探索与涉农涉牧专项资金和农牧业保险公司合作,通过财政资金贴息、担保等措施,大力支持现代农牧业、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支持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发展,在推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第四,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服务是金融业的本质要求。”云光中分析说,要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重点改善广大农村牧区和乡镇社区基础性金融服务,充分利用移动终端、乡村超市、自助设备提供服务等方式,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五,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地区金融稳定,维护金融业稳健发展,是金融机构的重要责任。”针对金融风险防范,云光中特别强调,要坚持防风险、促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强化内控管理,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把防控风险贯穿于农信社发展始终。同时,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健全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紧盯流动性风险,严防操作风险,谨防信息科技风险,锁定存量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确保全区金融安全稳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