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3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用户突破200万户
助力城乡居民迈入移动支付时代

□ 本报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冯 薇

 

    继银行卡支付、网上支付之后,中国消费者已经快速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安全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25亿,同比增长126%,占手机网民总量的25%。

    增速更为迅猛的则是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手机银行用户。记者近日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以下简称“农信银中心”)获悉,2013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商银行,下同)应用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开办客户总数从年初的3万户,发展到145万户,同比增长4900%;发生资金交易977万笔,同比增长3896%。截至今年2月末,用户数更是突破了200万户。

    在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的助力之下,城乡居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入移动支付时代。

    “抢红包”——掀起用户增长潮

    今年2月末,一则时尚且充满“诱惑力”的广告出现在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的客户面前。“三八送啥给女王?你送红包我买单。海南农信社手机银行538万红包任你领,38万红包任你抢,最大红包3838.38元。”

    据了解,为了推广其手机银行,海南农信社手机银行推出“浪漫3·8感恩万家”活动,客户可通过登陆手机银行参与抢红包、送红包两项活动。其中,为关爱妇女,自主创业的、与农信社有存贷款业务的妇女客户可获多个红包,最高金额3838.38元。

    “春节后,我们计划推出‘抢红包、送红包’的活动,希望在回馈客户、吸引新客户的同时,还能给客户更多信心,让客户了解到,海南农信社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科技处处长郭万刚介绍。

    农信银中心则成为了海南农信社科技创新的坚强后盾。

    春节刚过,海南省联社科技处就手机银行开展抢红包活动与农信银中心做了沟通。“两周之后,他们就为我们设计好了相关项目。”速度之快,让郭万刚很是惊喜。而经过这一营销活动的带动,海南农信社手机银行客户已增加5万户。

    农信银中心电子支付平台运维中心总经理助理陈明军介绍,除共享手机银行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外,农信银中心还根据各省农信社的不同需求,为其“量身定做”更多手机银行服务,海南农信社的“发红包、抢红包”功能只是其中之一。

    农信银中心还为湖南等省农信社手机银行开发设计了小额农贷业务、为湖北农信社研发了理财业务等。

    搭平台——做农金机构科技后盾

    目前,传统的银行业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挑战,传统的柜面服务面临着成本高、效率有待提升的现状。

    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手机银行平台可以帮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解决建立网点的成本和处理小额交易的成本两大问题,降低低收入人群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百姓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据农信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大力推广电子渠道的金融服务,提高了柜面替代率,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同时,通过手机银行平台提供的标准化小额贷款产品,满足了大多数金额小、贷/还款频繁的中小客户需求。

    随着应用机构的不断增加,为满足不同应用机构特色化需求,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不断丰富业务功能,2013年新增功能点80项,包括支付宝卡通签约及订单支付、缴费、无卡取现、公益捐款、网点地图、“周周乐”理财、手机离柜业务办理、农村社保卡业务、支持借记卡和贷记卡的小额农贷等功能。

    “截至2013年末,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共有118项功能点,其中业务服务的功能点约占全部功能点的86%。”陈明军介绍说。

    据悉,截至2月末,共有海南、贵州、湖北、甘肃、陕西、吉林、广西等13省区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辖属29958家网点应用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为其客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总计开户数突破200万户,客户累计办理资金类交易1635万笔,交易金额831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刺激农村消费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