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之乡 又添新香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一枝花,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这是老百姓口中流传广泛的一句顺口溜。其实,作为驰名中外的瓜果之乡,新疆著名的瓜果和产地远不止这些,包括和田、喀什、阿图什、伊犁、石河子在内的许多地区都是有名的瓜果产地,都有独具特色的瓜果品种。今天,我们将镜头聚焦其中的阿克苏,摄取那里的瓜果特色,以及为发展特色果业作出贡献的供销人。
阿克苏地区的瓜果主要产地在与阿克苏市毗邻8公里的温宿县。温宿县历史悠久,古时被称为姑墨国,是西域36国之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与北疆的伊犁河谷并称为新疆的塞外江南。这里历来盛产水稻和薄皮核桃,享有“中国温宿大米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2007年10月,温宿核桃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被评为北京奥运会指定果品。除此之外,温宿县红旗坡出产的冰糖心苹果也是独树一帜的果品。它外形美观、色泽亮丽、香气浓郁、汁多味甜、以其独特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温宿县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冰糖心苹果进入上海市场后备受当地市民欢迎,其美味令人赞不绝口。
针对温宿县有利于瓜果生长的得天独厚条件,从1999年开始,温宿县政府就在全县积极推动林果业大发展,将林果业确定为该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又适逢自治区启动环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域千万亩果业种植发展计划,温宿县的林果业面积迅速增加。截至目前,温宿县林果业栽种面积已经达到106万亩,其中核桃54万亩、红枣32万亩、苹果等林果7万亩,全县人均占有4亩果园。林果业已经占到阿克苏地区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业发展规划面积的21%,成为目前全国林果种植面积规模六大县份之一,据统计,2013年,林果业挂果面积63万亩,果品产量达23万吨。
在温宿县林果业大发展的进程中,异军突起的红枣产业尤其令人瞩目。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红枣种植,成绩显著。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种植酸枣,然后嫁接内地引进的优质骏枣和灰枣,其结果是当年嫁接,次年植株即可挂果,三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可以达到1吨以上。这里生产的骏枣颗粒大如鸡蛋,灰枣颗粒稍小,外界统称它们为阿克苏红枣。鲜枣具有皮薄肉厚、质地紧密、色泽鲜亮、含糖量高、格外香甜的特点,干枣则具有口感柔韧松软的特点 ,比起原产地的同类产品,品质更胜一筹,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由于出产的红枣品相俱佳,温宿县成为著名品牌河南好想你枣业公司打造高端中国红枣领导品牌的原枣供应基地。红枣产业的发展为著名的瓜果之乡锦上添花。
审时度势 把握发展机遇
2010年3月,在温宿县佳木乡担任10多年领导的段玉泉被调到县供销合作社担任书记并主持全面工作。当时,面对异军突起的红枣产业,他着重思考的是,供销合作社如何在农村农产品进入市场方面有所担当。他认为, “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将30多万亩大量红枣销售出去,是全县农民面临的首要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段玉泉从四川达州渠县老家来到温宿。刚开始当了多年的农工,出过大力,受过不少苦。当时农场领导规定每人每天要完成挖5方土的任务,可他实际每天能挖18方,是个典型的拼命三郎。1996年3月,他被调到温宿县佳木镇工作,先后担任经委主任、副镇长、党委委员、镇党委副书记等职务。在乡镇工作期间,他曾亲自带领河北、山西的嫁接技术员,对全镇的红枣进行嫁接管理,身先士卒投身红枣产业发展。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深知农民终日辛勤劳作,“脸朝黄土背朝天”,有个好收成不容易。一旦面临“卖难”,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他曾经得知,北疆毗邻首府乌鲁木齐的一个地区,大力发展冬季温室蔬菜种植,种植了几万个大棚,蔬菜质量数量都很可观,可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产销衔接问题,结果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菜农未增收,市民没有得到实惠,成为一个严重的教训。而当时的温宿县红枣市场也呈现出一片乱象,市场上许多红枣布满泥沙灰尘,大小混杂,没有区分等级,收购商乘机压级压价,农民得不到实惠。
与此同时,当全国乃至北疆各级供销合作社正如火如荼地引领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之时,这项工作在南疆却尚处滞后状态,当时的温宿县竟没有一家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困难与机遇同在,在段玉泉的倡议下,县供销合作社决定,要发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供销精神,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予以指导、协调和开展服务,推进农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生产,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为广大果农增收作出贡献。
组建合作社 开拓大市场
温宿县如南疆其他县一样,维吾尔族农民的比例占到80%以上,因为语言障碍,动员工作很难开展。于是,县供销合作社成立领导小组、培训骨干、分组深入乡(镇)村,先组织干部及党员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与章程,再通过他们向农民进行宣讲。经过努力,温宿县先后成立了“太阳红”、“红太阳”、“金太阳”、“天山红林”等12个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以种植红枣、核桃为主。其中,县供销合作社参股(控股)加盟了4个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到3000户,佳木镇尤喀克吐曼村全部农户都加入了合作社,辐射周边10多个行政村,带动了全县106万亩林果业的发展。
2012年,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县供销合作社决定投资建设两个红枣、核桃加工厂,并出具了一份3万字的详尽的建设可行性报告。报告指出,由于阿克苏的优质核桃、红枣缺乏深加工等配套工程设施,只能集中于收获季节出售,绝大部分只能在自然保存期内销售完毕。在收获季节,大量优质核桃、红枣在短短几个月内涌向市场,时常会造成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价格,也影响了水果商交易的积极性;而淡季市场,核桃、红枣供应则出现断档,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可行性报告提出,建设加工厂,要购置安装果品去杂机、滚杠分级器、提升机、鼓泡加热清洗机、烘干房、分装机、保鲜库、制冷机等生产设备,新建生产车间。项目建成后,可以达到年产干红枣6000吨、核桃3000吨的生产规模。报告还指出,南疆出产的红枣、核桃在品质、色泽、外观、口感等方面均优于秦、晋、冀、鲁、豫等黄河中下游五大传统主产区的果品质量。报告强调,随着人们对红枣、核桃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红枣、核桃深加工产品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南疆铁路的开通和吐和高速公路(吐鲁番-和田),阿克苏、温宿机场航空交通网的日益完善,也将为阿克苏地区特色水果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便捷条件,基于综合分析,加工厂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进一步提高阿克苏优质红枣、核桃的附加值,有效提高果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果农收入。
这份有理有据的可行性报告有力“征服”了有关部门。之后,段玉泉又四处奔走,共筹资3600万元,其中,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与阿克苏地区供销合作社在项目资金上给予了有力支持,修建了4座彩钢结构的红枣加工厂,而且做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
未雨绸缪 解决农民“卖难”
2013年11月中旬,记者又一次来到温宿县采访。此时,一股强冷空气突袭新疆,北疆的乌鲁木齐突降暴雪,南疆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气温也骤然下降,冷风嗖嗖,天降大雨。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枣农措手不及,行家都知道,红枣收获季节最怕下雨,雨水会造成红枣霉烂变质。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往年这个时候,来自河南的不计其数的红枣收购商已经到达等着收购红枣了,可令许多人纳闷的是,这一年收购商却销声匿迹。当时,农民采摘的红枣已经一堆堆地堆在田间地头或者自家院落里。天降大雨,慌乱的枣农到处抢购塑料篷布覆盖红枣,篷布的价格也陡然提升,全县市场都脱销了。没有篷布盖,淋雨的红枣就要霉烂变质 ,急中生智的枣农此时想起了温宿县供销合作社果品加工厂,于是,满载红枣的汽车、拖拉机纷纷涌向加工厂,收购人员忙得连轴转,加工厂院落上堆满了鲜红的红枣。
从2013年10月底到11月中旬,县社的两个加工厂共收购红枣3600吨。县社事先早已筹措了收购资金,做到了不打白条,收购果农红枣做到了当面兑现资金。
同时,温宿县供销合作社新建的果品加工厂也声名远播,远在1000里之外的喀什的红枣种植大户鲁恕刚也千里迢迢驱车前来温宿,他种植的7000亩灰枣也大丰收,但是,500吨红枣收获后的加工却成了他心中极大的忧虑,他慕名而来,希望供销合作社能帮助加工,段玉泉欣然允诺,这让鲁恕刚喜不自禁。
不仅如此,段玉泉和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曹聚远不断接到枣农的电话,要求供销合作社派人上门查看、验收红枣,大多时候,段玉泉和曹聚远都亲自登门。2013年11月11日,记者与两位主任应邀到三家农户家看枣,段书记亲自开车,驱车50公里来到一家姓林的农户家,我们看到农户院落里堆放着20吨灰枣,段书记查看后告诉农户,这些枣一级占五成以上,质量不错,可以交售,农户高兴地笑了。段玉泉告诉记者,加工过的灰枣,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南方省市市场销路很好,这种枣颗粒虽然不及骏枣大,但是核小味甜。个头大的骏枣在东北地区销路好,市场总是呈现多样性,搞销售要了解市场的多样性。接着,我们又驱车辗转到几家农户家看枣,各家数量、质量不同,老段均给了农户满意的答复,奔波整整一天,行程竟达到300公里。曹主任告诉记者,段玉泉年初以来奔波于田间地头,行程已经超过6万公里。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一般业主汽车的行车里程。
供销合作社果品加工厂为解决枣农“卖难”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农民称赞供销合作社高瞻远瞩。段玉泉告诉记者,政府在制定林果业发展规划时,不一定能做到面面俱到,供销合作社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在工作中就要为政府、为农民排忧解难,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在农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段玉泉的实际行动也得到了温宿县委、政府领导的认可,县委副书记杜海涛告诉记者,县委对他的工作很满意,段玉泉很有企业家作为。
现在,四座已经建成投产的果品加工厂,已经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原本带有沙尘的红枣,经过流水线清洗和烘干流程,外观红亮,而且通过将红枣分等论级、分级论价,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在红枣收购季节,加工厂正敞开加紧收购合作社社员的红枣,加工厂加工过的红枣还可以进行半年的冷藏,陆续投放市场,缓解了市场淡旺季矛盾,起到了商品“蓄水池”的作用。2013年秋季,加工厂收购了太阳红果业合作社社员的700多吨红枣,解决了果农的卖难困扰。记者从太阳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属佳木镇尤喀克吐曼村支部书记毛来托库提·木沙那里了解到,该工厂建成以来,两年收购了全村社员的红枣,对本村枣农增收帮助很大,增强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且转移本村富余劳动力80余人,秋收后参与加工果品6个月,可以增加劳务收入100余万元,大家都说供销合作社“亚克西”(维吾尔语“好”的意思),专业合作社“亚克西”。
按照四座红枣、核桃加工厂的设计能力,在果品收获季节,可以完成 24000吨加工量,对解决全县果农106万亩林果“卖难”问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段玉泉和县供销合作社为政府解困、为农民解难的实干精神,在温宿县成为美谈。
为了使产品步入大市场,段玉泉又带领合作社工商注册了“玉泉”牌红枣。现在加工厂的产品通过了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果品认证。3年来,段玉泉带领县供销合作社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大型商品交易会,亲自站展柜,向消费者详细介绍阿克苏果品的特色,产品远销上海、北京、辽宁、江苏、浙江、山西、山东等地,销量已经超过4000吨。2012年,温宿县供销合作社的销售额达到了1.2亿元,2013年达到了1.3亿元。2012年,县社被评为新疆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在阿克苏地区8县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效益考评中评为第一名,县供销合作社引领创办的太阳红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50佳合作社。
2013年,温宿县供销合作社通过努力,与浙江省金华市供销合作社共同投资成立了金华圆疆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并与金华市博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在淘宝天猫商城对“玉泉天枣”系列产品进行线上销售。温宿县供销合作社惠农贸易有限公司与合肥绿格贸易有限公司合作,为温宿所产优质红枣、核桃、冰糖心苹果、大米建立了销售平台,深受消费者青睐。
展望未来,段玉泉书记告诉记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温宿县供销合作社机关一班人将继续以“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供销精神为动力,以服务“三农”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纽带,以合作为支撑,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积极构建供销文化,敢于面对差距,勇于破解难题,牢记“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发展好没困难、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营理念,树立“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只有努力才能改变”的思想,为“供销情、中国梦”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