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生姜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涨至2010年以来新高,“姜你军”再次来袭。
“姜价涨得太离谱了,一公斤超过20元,有些猪肉一公斤还不到20元,这生姜比猪肉还贵了。”在山东潍坊一家超市,一位正在购物的消费者说。
在山东一些蔬菜批发市场和产地,姜价虽然比超市便宜不少,但同比涨幅依然明显。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孙玉勇说,市场内的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今年的姜价是去年的3倍,这几天,市场内姜价为13元/公斤,而去年同期只有4.5元/公斤。
山东省莱芜市是生姜主产区之一,不少种植户也反映,近期生姜的收购价格上涨较快。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2月中旬以来生姜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走势,目前已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毒生姜”事件之后生姜价格暴跌,农民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生姜种植面积减少,加之去年气候异常生姜单产降低,导致生姜总体产量减少,推动价格暴涨。
不仅种植面积缩减,受气候影响,生姜单产也比往年有所下滑。“去年夏天雨水大,都生了姜瘟,平均一亩地至少减产20%,村里十户有三户都绝产了,市场上生姜供应量比往年明显减少。”一位姜农表示。
另外,当前正处于生姜“青黄不接”时期,这也推高了姜价。寿光蔬菜指数中心分析师王瑕说,每年这个时候生姜都会出现“青黄不接”,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生姜都是去年姜农储存起来的,在新姜上市之前供应量只会越来越少,因此姜价还将继续上涨。
专家认为,农产品是较为特殊的产品,局地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引发市场恐慌,从而导致全局性的价格大跌,所有农民跟着遭殃。近年来,生姜、樱桃、柑橘、香蕉等多种农产品都曾因为个别的、局部的质量安全事件,引发整个行业的长久震荡。
并且,价格大跌将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导致农产品种植面积缩减、产量下降,来年价格可能就会出现“报复性”上涨。因此,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应完善相关信息发布机制,避免引发整个市场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