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3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走”出来的正能量
四川省绵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
□ 李 娟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彰显企业社会责任,兑现“绵竹市农村信用社是绵竹人民自己的银行”承诺,四川省绵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领导班子带头走基层,开展了一系列慰问活动。

    该联社实地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0余户、困难职工9名、帮扶留守儿童10名、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5名。

    帮助困难群众

    1月23日至2月15日,结合四川省绵竹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双联双帮”活动,绵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副主任何顺福一行,带着该联社400余名干部职工的深情厚意,深入广济镇石河村对被帮扶困难家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了新春祝福和问候。

    “感谢信用社的同志,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还来看望我们,给我们送来这么多慰问品,太谢谢你们了。”石河村的斐青云激动地说。每到一处困难家庭,何顺福就关切询问他们的健康情况和家庭生活状况,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愿望,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需要帮助的地方,并送上米、油、猪肉等慰问品和慰问金,真正把温暖送到贫困村民的心坎上。

    另外,绵竹市联社还积极同当地村组进行对接,建立沟通机制,帮助村组疏通沟堰,组织青年员工帮助留守老人进行农作物收割。

    慰问困难职工

    1月22日,绵竹市联社主任樊吉刚、副主任刘富江一行带着信用社全体干部职工的深情厚谊来到患病职工李天华家,了解他的康复情况。“身体还好吧?治疗情况怎么样啦?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向组织汇报……” 樊吉刚关切地问道。“谢谢你们,我一定好好照顾他、鼓励他,我们会一起克服目前的困难,争取早日康复。”李天华的妻子古芸说。

    李天华今年41岁,几年前患鼻咽癌,治疗花光了所有积蓄,仍需长期吃药,至今在家养病。自从李天华得鼻咽癌接受治疗以来,得到了绵竹市联社和所在信用社的关怀照顾,该联社领导和同事们纷纷捐款、看望,并在工作上给予特殊照顾安排。

    樊吉刚表示:“绵竹市联社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农信人的辛勤付出,我们一定要长期开展送温暖活动,常去看望慰问困难职工,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此外,樊吉刚还说,要建立企业“人文关怀”机制,倾听职工所言、关心职工所困、了解职工所思,增加每位员工的归属感。

    帮扶留守儿童

    2 月7日是春节后第一天上班的日子,绵竹市联社营业部总经理朱君冒着严寒,看望自己对口联系的留守儿童王唯小朋友。一见面,王唯就把朱君阿姨拉进自己的房间看成绩单。“王唯真乖,真棒!”看着成绩单,朱君夸奖着王唯。

    王唯是绵竹市春溢小学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家里还有一个4岁的妹妹,父母常年在内蒙古打工,平时兄妹俩由奶奶照看。王唯从小就独立懂事,学习也很认真,还担任了班长。

    自从与王唯结对以后,朱君就经常打电话询问王唯的学习情况,有空的时候,就赶到王唯家去看望她,了解她生活和学习上的需求。时间久了,两人感情逐渐加深,每次朱君离开,王唯都依依不舍。

    自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绵竹市联社就积极组织青年员工与留守学生结对,通过“一帮一”“二帮一”的方式对绵竹市四所小学的10名留守儿童进行长期帮扶,定期以“写一封信、见一次面、谈一次心、送一本书、搞一次联谊”等方式开展关爱活动,做他们的知心哥哥、知心姐姐。

    “这样的帮扶活动很有意义,让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有了倾诉对象,填补亲情的缺失,虽然这样的情感不能代替父母亲情,但至少会让孩子感觉到有人在关心他、呵护他。”参与结对的绵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员工黄杰说道。同样,留守儿童家长蒋桂华对结对帮扶活动感慨颇深 :“自己大部分时间在外面,不能照看孩子,自从结对帮扶后,孩子的性格比以前开朗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

    1月28日,绵竹市金花镇三江村3组赵倩家里情意浓浓,今年在湖南大学读大三的赵倩拿着绵竹市联社为她资助的2000元学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赵倩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母亲在她几个月大的时候就改嫁了。如今,赵倩和外婆相依为命,一直靠低保为生。两年前,赵倩考取了大学,给本来十分困难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政府救济和她自己勤工俭学来解决。现在,她还要读两年才能完成学业,学费和生活费成了她心中的一块大石。能够得到资助的消息让赵倩和外婆十分高兴。

    “谢谢您们,这些救命钱解决了我目前的难题,我一定刻苦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帮助更多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赵倩感激地说。此次与赵倩一起得到绵竹市联社资助的还有去年考入四川大学的胡应香等四名大学生。

    绵竹市联社副主任刘富江在与贫困大学生们交流时表示,帮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注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绵竹市联社将在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给予优秀贫困大学生们关注与帮助,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立生活,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自信自强的性格,也希望他们将来能够造福社会、传递爱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