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3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化问题导致的发展障碍

□ 中国资深战略营销专家 张心忠

    自明朝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品基本上以茶叶、丝绸和瓷器为主,这些商品自汉唐以来也是中国文人士子所热捧的物件,原本只是饮品、服装材料和餐具的物品被中国的文人士子注入了高雅的文化因素,于是这些商品就成为了中国文化商品了。的确,由于这些物品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人文积淀,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也传播了中国文化。另外,自东汉以来,中国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发展迅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盛行于中国,茶叶以其“先苦后甜”的味道、“浴火重生”的过程和“沉浮起落”的观感受到法师和真人们的追崇,因此,茶叶就不只是茶叶了,而是和“警世喻仁”的人生哲学或道德哲学密不可分了。

    古人赋予了茶叶很多人文道德的因素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因为他们通过茶叶在表达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法则。现代我们的茶企在大肆炒作文化,甚至在刻意曲解或粉饰做作文化实在不值得提倡和推崇,因为他们在借祖宗文化的名义获取不当的利润,原本几十元一斤的茶叶一旦被标上“禅茶”或什么文化概念后就直接以高出十几倍的价格出售,价格好像长上了翅膀一飞冲天啊。为了追求文化附加价值,很多茶叶店把店面装修得古色古香,甚至故意把家具做旧、门窗做旧、包装做旧,显得有历史、有文化,再把售茶的员工服装进行复古,把泡茶的过程进行“茶艺、茶道”包装,并进行复杂化和表演化。这样,茶叶价格就可以无限制地标码了。其实,这些卖茶的商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一来首先是价格把你的消费者拒之门外,其次是神秘而古老的店面让消费者觉得这是卖古董的地方,不能轻易进入,再次让消费者在文化面前显得自卑,不敢进来和你这些文化大家交流、聊天。我问过很多消费者,他们走过茶叶店的时候就是不敢进,不像其他的专卖店,可以随便进出,因为人家很普通,很大众。没有人流的商店怎么会取得好的销售呢?现在所有的商业都讲流量,特别是纺织、服装行业,他们在拼命地争取消费者进店,有了消费者进店流量再强调流量转化为销售的成单,有了销售“落单”再强调每平米的销售贡献,衡量一个店的销售成果就拿流量和“平效”来考核。如果拿茶叶的零售和服装的零售来比较,茶叶行业起码要落后十年以上,因为别人在用现代的方式来争取消费者,而茶叶却还在用想象的文化来忽悠消费者。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每个中国人都承认的,“除了文化的茶叶就只是一片树叶”也有道理,但是用文化的名义去赚取消费者的钱财似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相违背。如果我们的茶叶企业不再进行深入的反思,不用品牌文化来取代传统文化的话,那么,被时代淘汰、被现代消费者抛弃就是必然的后果。不要再沉迷于古老而厚重的传统文化,不要让传统文化成为茶叶行业发展的障碍,赶紧走出历史,用与时俱进的现代思维去打造适合消费者需求价值的品牌文化,只有这样,中国的茶企才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茶叶行业才能赶上其他消费品行业,真正成为中国的主要商品而享誉世界。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