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黄山市多维生物集团董事长陈光辉带来了关于《改变落后农业模式 创新大循环农业模式》的建议案。通过生态茶园的模式,不同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创新生态果园、生态稻田、生态湖泊等多种模式,共同组成大循环农业系统。
谈起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他表示,黄山市多维生物集团率先在茶园改造中实现山区系统问题的突破。通过乔灌草在茶园中立体种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保护山区生态和水土;通过立体种植多种植物花叶果实形成复合式收入,扩大农民增收途径;通过立体种植的不同林草及依赖林草生存的多种生物形成绿色循环,解决农药农残问题;通过山区林草经济发展畜牧业,用有机肥代替化肥;通过发展微生物产业,使许多废弃物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今年的春茶马上就要开采,陈光辉告诉记者,在春茶开采前他的生态茶园还要先收获一季救心草。这是一种种植在茶树两侧的植物,不易生虫,且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土流失。收获的救心草可制作成救心草茶,助农民增收。
陈光辉谈到,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标注为有机茶、生态茶的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是产自有得天独厚小气候、小环境的名优茶,由于对环境要求很高,所以产量有限。而他所研究推广的复合式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各地茶区、茶园都可以人工改造出这一生态小环境。
对于很多茶商、茶农关心的农残问题,陈光辉说,对这一农业模式进行研究的初衷就是解决当地生产的红茶出口问题。“我们当时遇到的问题比现在还要严重。我们所生产的红茶基本全部出口到欧洲、美国,欧盟的绿色壁垒是最严格的,所以我们在1998年那段时间,红茶出口根本出不去,农民也挣不到钱。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我们就想,在中国一定要种出有机茶园,我有这个决心。但是做生态农业实在是太困难了,我考察了许多茶园,跑过全国29个省,通过攻关、研究自然界的规律,10年时间,现在这个课题终于有了成果。”记者了解道,现在在安徽休宁县通过多维生物集团改造的1万多亩生态茶园还没有全部到达丰产期,预计今年将会有部分生态茶园产出的特色产品面市,现在集团计划在3年—5年时间为20万亩茶园改造提供苗木。
在这次的“两会”上有代表与委员提出确定每年的谷雨为中国茶节。对于茶文化,陈光辉说:“比起茶文化,我更注重于茶园文化。有了茶园文化做基础,茶文化才会走得更长远,更加发扬光大。要让茶农有积极性种茶,茶商要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