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是茶叶之乡,茶叶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信阳毛尖更是因其独特的品质位居我国十大名茶之列。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乔新江在向本报记者谈起信阳茶产业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这些年,信阳坚持不懈地发展茶产业,信阳的茶叶因为生产周期比较长,茶品质非常好。1915年,信阳毛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可见信阳毛尖在世界上也是闻名的。”不过,他同时提到,信阳的茶产业也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质增效。
乔新江认为,信阳茶产业提质增效之路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是扩大茶产业种植面积。他说:“现在信阳的茶园面积达210万亩,我们明年还要继续扩大茶园面积,通过扩大规模来提升茶产业的效益。”
其次是加强品牌化管理。品牌化管理是一个质量标准的问题。他说:“我们要制定信阳毛尖的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不是信阳毛尖,再一个确保信阳毛尖达到食品要求的标准。
第三,通过科技投入对信阳茶产业进行更新换代。“现在我们又引进新茶品种,增加了‘信阳红’。另外对加工技术进行改进,使茶叶的口味更好。”通过在提质增效上做文章,乔新江有信心把信阳茶产业做到:规模更大,质量更优,效益更好。
据了解,信阳地区去年有110万人从事茶产业,茶产业是信阳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对推动当地城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乔新江介绍,茶产业的发展让农民增收,许多农民有条件在城市买房,从而促进了城镇化。同时,茶叶的加工企业和商店也在城里落户,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对信阳而言,发展茶产业和推进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面对信阳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乔新江无不感慨地说:“100年前,信阳的茶产业在世界上已经很有名,这些年依然是信阳毛尖,我们没有衰落,但是我们增长的速度不是很快,还需要利用提质增效的措施来促进它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