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黄河流域:棉农承包盐碱地 经营理念悄然变


    本报讯 “今年打算种120亩,希望有个好收成。”刘先生是河北沧州的一位老棉农,每年种棉都在百亩左右。据刘先生介绍,今年他在沧州沿海的黄骅市羊二庄镇承包了120亩地准备种棉花,由于地处东部沿海,土地盐碱程度较高,包地费用较低,一亩地一年承包费200元,在沧州西部包地费用是600元,120亩地为他节省了4.8万元。而棉花具有较强的抗盐碱和抗旱性,正常年景产量不输“好地”。

    据刘先生介绍,由于种棉费工费时,而且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收益较低,今年沧州不少棉农都放弃了种棉,但对于老刘这样的“老棉花”来说却是机遇。老刘认识的几个包地棉农今年都打算继续种棉,不过多数向东部沿海县市迁移。沧州市农业部门一位负责人说:“沧州东部县植棉面积增长速度较快,有赶超西部的趋势,预计2014年仍可保住160万亩的植棉面积。”据了解,沧州市的传统产棉区是吴桥县、东光县、献县、河间市、肃宁县等几个西部县市,每年植棉面积都在120万亩以上,占全市的75%左右。而东部的黄骅、盐山、海兴、沧县、孟村等县,地处沿海,地碱水咸,一直靠天吃饭。

    除了河北沧州,今年山东东营小家小户种棉的也明显减少了,崛起了不少种棉大户,包地面积扩充至上百亩,不少外地种棉专业户也向这里聚拢,大有“开发东部”的意思。“大家看上的是这里包地便宜。”当地一位棉农说,东营地处渤海,仅盐碱地就有270万亩。当地政府千方百计改良土地,鼓励农民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一些县市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经营,吸引周边地区棉农来此包地。一位市场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棉花的基地种植、专业化经营是大势所趋,未来几年河北、山东棉区很可能向东部转移。

    面对今年种棉的形势,棉农不仅注意压缩包地成本,还积极改变经营形式。河北沧县一位棉农介绍,他们县几个种棉大户自发组织成立了棉花协会,邀请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经营,在棉花高产、示范性种植以及集中销售、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合作,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棉 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