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婷
顺丰再次冲刺全产业链。
近日,有消息称顺丰今年将在全国开3万家O2O连锁店,3月份将开始装修,瞄准CBD商圈和生活社区,全线推动O2O,或取名为“嘿店”。
虽然顺丰方面矢口否认大举开店计划,但是从顺丰大量招聘便利店店长的信息看,顺丰确实有意弥补“最后一公里”短板。
而这并不是顺丰第一次提出建便利店的想法。从2011年开始顺丰便跨界便利店,彼时宣称要在全国建1000家便利店。然而由于跨界经营的不适和阵痛使得“门外汉”顺丰便利店扩张步伐停滞不前,部分地区甚至关闭门店。
此前的顺丰便利店除了常规的便利店服务外,还提供自寄自取、文印处理、扫描传真等服务,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顺丰对外表态,开店的目的在于发展寄送快递业务。
而此次顺丰便利店卷土重来,与以往有些许不同。据透露,顺丰便利店店面类型包括社区店、办公楼店和形象店三种。在社区店和办公楼店中分物流区、商业区和服务区,全店的总面积在40~75㎡。位于店面中间的商业区面积在10~30㎡。
顺丰店将主打低至中端住宅区及办公楼区,提供物流服务、广告展示、虚拟销售及售前体验。具体模式为:通过在电视及平面广告中植入网址或二维码等方式引导虚拟销售,通过iPad或PC终端提供下单和预付服务。此外,体验店还可以代收银、试用、代收包裹等。
顺丰手中握有王牌物流,上有电商顺丰优选,再顺势布局终端零售,看上去是件挺美的事。目前包括顺丰在内的快递公司和便利店合作,便利店负责代收发包裹业务,但便利店和快递业务并不是十分吻合,并且在国内没有哪家便利店一家独大,在全国范围内均匀布局,因此,通过现有的连锁便利店来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效率和体验显然难以有成效。
顺丰便利店意图通过密集开店来弥补这个缺陷,设立门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人力,优化配送路径以及提高配送效率,不过,便利店带来的效益和成本节省能否和高昂的房租、员工薪金相抵,恐怕难言乐观。如果门店沦落为快递收发室,便利店无疑是大材小用。
至于顺丰便利店的虚拟销售部分,固然可以有效利用店面空间,拓展商品品类,但是消费者下单后何时能收到货?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这又和便利店业态的定位背道而驰。
通过零售赚取的蝇头小利要支撑整个店面并不容易,顺丰还寄望于广告这种盈利模式。顺丰撒大网集中布局,规模效应有了,如果有足够多的客流,就足以说服商家投广告。但是前面的问题没解决,顺丰便利店也只能沦落为货仓。
在舆论唱好社区商业发展前景的当下,顺丰全线铺开O2O似乎潜力无穷,不过,现实是,万科大力发展的社区商业至今不温不火。顺丰的抢占社区战略是否恰逢其时,还有待验证。
“快递+便利店”模式强调规模效应,所以顺丰便利店不是小范围试点。风险也显而易见,如果不能领悟零售的真谛,很可能全军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