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棚上山 梯田式菜园展新颜
山西省原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支持当地种植合作社发展
□ 刘奋前 吉建平 文/图

图为原平市联社工作人员在大棚了解农户种植情况。

    寒冬时节的晋北,田地裸露着随风摇摆的枯草,毫无生机。然而,坐落在山西省原平市解村乡北岗村的原平市恒宇种植合作社,山上梯田式大棚递次排开,齐刷刷一片洁白,引入科技种植的菜棚里,生机勃勃——紫色的茄子、红彤彤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绿里透白的葫芦……各种新鲜蔬菜争芳斗艳,与周边冬季荒下来的土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就是山西省原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支持的恒宇种植合作社,通过发展科技化、规模化和效益化为农业经济发展装上了“新的引擎”。

    科技化

    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

    山西省原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用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走出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针对该市实际,该联社建立起了“联社营业部主要服务优质小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城郊信用社主要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基本农户”的信贷业务专业化经营机制,因地制宜,因社制宜,支持带动力强、涉民面宽的农业龙头企业,辐射、激活周边地区经济,做到“农信社与农民手拉手、服务紧跟农民走”。

    近年来,该联社积极支持科学种植布局,破解粮菜争地、林粮争地的矛盾,依据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原则,瞄准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科技农业,把蔬菜大棚的开发向低丘缓坡上引导。

    该联社组成联合调查组,多次深入恒宇种植合作社调研,建议该合作社在低丘缓坡建蔬菜大棚,可以充分利用其向阳背风的特点,高低错落不遮阳光,有效提高棚内温度;同时在低丘陵坡上建蔬菜大棚,还具有用工少、节约用地等优势。大棚内全部种植各种反季节蔬菜,西红柿引进耐低温新品种,茄子引进荷兰瑞克斯旺公司优良品种,采取新技术嫁接定植。这些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植株开展度大,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采收期长,适合秋冬和早春保护地种植。

    这种方式以科技优势补传统农业之短板,强化了旱作土地改造,增强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农民增收。

    这样的科技农业得到了原平市联社的认可,一次授信,逐笔核贷,600万元的信贷资金投入插上了金翅膀,助推恒宇种植合作社的发展。除解村外,原平市农村信用社还将沿沟、楼板寨、崞阳等乡镇已作出规划的2000亩蔬菜大棚引上山坡作为支持重点。

    效益化

    保障农民受益

    为提高梯田菜园的经济效益,原平市联社参与经营管理,建议招贤纳士。于是,合作社专门聘请了山东寿光蔬菜种植专家亲临指导,外聘技术人员2名,内部还有5名技术人员配合,招聘20名大学生到园区工作,通过试用和淘汰程序,留下8名骨干人员。

    该联社还主动与中国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联系,引进先进的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滴灌节水技术,将蔬菜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肥料溶于水中,均衡供给。

    与此同时,该联社还积极协调农业、水利、交通、林业、电力、国土资源局等部门,最大限度地利用坡地向阳特点开发大棚,提高其生态价值。在良种引进、道路、林网、机井、电力等配套方面予以协助,使梯田菜园每亩所产生的效益超过原来种杂粮时的近50倍,每亩年纯收入达到35000余元。

    原平市联社通过支持建梯田菜园,让农民拥有了双薪职业——他们的流转土地获得一份收入,每月还可以在合作社干活挣到1500元到2000元不等的工资;大棚上山的有益尝试,使得山坡地得到改良,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该市万亩大棚蔬菜基地至少有70%落户在丘陵缓坡,充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