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高绩效文化三部曲

□ 斯科特·凯勒

 

  高级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文化很难衡量或者很难改变。因此,许多人的选择是,不对企业文化领域进行投资——即使有很多事实表明,如果管理者能够有技巧地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将因此形成竞争性优势,进而成就非凡、经久不衰。

    澳大利亚四大银行之一澳新银行(ANZ Bank),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十年前,澳新银行采用了一项“重塑澳新银行文化,以提高效率和盈利的目标”的措施。 这项措施实施两年后,员工对企业的存在价值的认同度,从之前20%提高到80%,会议效率的认同度从61%提高到91%,公开诚实和“能做到”文化的认同度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与此同时,澳新银行每名员工的收入提高了89%,它的总收益超过了竞争对手,无论是股东利益还是客户满意度,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十年后,澳新银行拥有了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它的税后收益累积平均增长率为15%,远远超过其他银行。

    澳新银行是如何取得优异成绩的?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创建高绩效的文化。

    建立共识以及衡量指标

    当你询问任何优胜企业的团队,“什么是企业业务目标的重中之重”,你很可能得到这样的答案,比如“让市场份额提升10%”,或者是“削减15%的成本”。

    然而,如果你继续询问“什么是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重中之重”,你将听到各种各样不着边际的答案。

    调查表明,高绩效文化的特点可以归结为较好的统一整合能力(让企业愿景更清晰、战略更明确、员工行为更统一)、较好的执行能力(形成得到更多拥护的行动方向,将冲突降到最低)、较好的更新能力(持续改进自己以超过竞争对手)——这是衡量组织健康的三个因素。

    那些采用了这种企业文化定义的企业发现,如此明确的描述对企业很有帮助,让企业能够找到相应的工具,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衡量。

    他们进一步发现,企业文化不再是难以衡量和管理的,企业可以采用一些方式像严格管理业绩一样管理企业文化。

    聚焦于少数几个转变点

    如果企业希望改变企业文化,在12~18个月的时间里,且锁定的工作内容少于五项,将取得较好的成效。

    将工作重心聚焦在少数几个点上,有利于促使每一个员工实现目标的转变。

    比如,澳新银行的高级管理团队,他们先建立了一套工作目标:提高市场份额,建立公开和诚信的企业文化,树立员工“能做到”的责任心。

    相关工作开展18个月后,澳新银行领导人感觉到企业文化在一些具体的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接着在随后的18个月里,继续推进其他工作,包括建立企业创新文化,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以客户为中心。

    如果不是采用逐步实现的做法,一开始就针对许多目标,那么很有可能削弱组织工作的成效,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文化转变和企业改进整合

    大多数员工工作都很忙碌。这就意味着如果将企业文化的转变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作项目,通常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而那些最终在企业文化转变工作中取得成功的,都必须很好地将这项工作和企业追求的业务目标结合起来。

    但在此之前,你必须明确地对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定义。比如,在第二个18个月企业文化项目中,澳新银行引进了销售激励项目和训练项目,以便让员工取得更好的业绩,同时帮助形成人力资源开发的企业文化。

    此外,澳新银行领导人确保做好一件事,当天的工作结束前,让各个分行召开的员工会议,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会议,同时分享每个人的故事,讲述如何与客户互动并建立关系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员工以客户为中心,改进工作方式。每个分行的培训效果以及客户聚焦情况,都将纳入分行经理的评估表。而销售人员激励奖金的多少,除了与业绩有关,也与员工的企业文化表现有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