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2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绿色风向标


 

《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印发

    本报讯 日前,环境保护部将修订后的《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印发。《规定》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申报、考核、监督做了明确要求,以推动有机食品生产健康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规定》要求,申报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基地具备优良的水、气、土等环境质量,不低于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已连续获得有机认证不少于3年;选址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周边1公里范围内没有工矿区、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可能影响基地生产环境的污染源;生产过程采取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不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生物安全风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农膜回收率100%,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推广率达100%,水产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率100%。

    同时,《规定》要求,基地具备有机食品生产、消费知识宣教园地的条件,每年至少开展2次面向社会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科普宣教或生产体验活动。


水产品禁用药物残留快检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本报讯 由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等5家单位联合承担的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水产品中3种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全面完成相关研究与推广任务,近日在南京顺利通过江苏省科技局与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组织的验收与鉴定。

    项目实施三年以来,项目组一边注重技术研发,一边着力推广应用。在大量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之上,针对水产品中重点监控的主要禁用药物,利用胶体金及筛查柱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了12个水产品中禁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产品。在江苏省内构建了水产品禁用药物残留快速监测体系,建立了3个批发市场快检点、在56个渔业重点县建成了330个快检点;合计完成47000多个样品快速抽检工作;在浙江等外省建立了35个快速检测点,检测样品6400多个。


我国在鱼类性别调控机制研究方面获突破

    本报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等联合中外合作研究团队,在半滑舌鳎性染色体起源和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陈松林研究团队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对半滑舌鳎雌雄鱼分别进行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分析,并构建了Z染色体精细图谱和W染色体序列图谱。该成果对从基因组水平揭示鲽形目鱼类性别决定、生长、生殖发育、免疫抗病、变态、生态适应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其他脊椎动物性染色体进化和性别决定机制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同时也为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及高雌性苗种选育技术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和技术手段。

    (安 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