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是什么?有人说,这是一个内行讲不清外行听不明的问题。
对于它,人们或久违了,仅从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上略知一二。其实,它是一种先进而文明的制度,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像公平的太阳,照亮人间的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窝。它对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追随合作社的人,是他们将“太阳”的光和热传递给需要的人们,同时,又动员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发表演讲时有一句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的许多重要原理。世界大多数贫困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也曾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引用这段话比喻农业经济是穷人的经济学。
作为一名“老供销”,我一直认为,只有放弃高薪和趋利机会,愿意与穷人为伍并为其服务的“道德高尚者”,才是合作社事业的合格人才。我们应注重培养具有合作社情怀的领军人物。合作社情怀的核心内容是崇尚合作社事业,弘扬合作社文化,愿意与平民为伍并为其服务。
怎么样的人才有合作社情怀呢?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中山大学毕业,到一个地级市供销合作联社机关工作。在以后的30余年里,我有三分之一时间“蹲”在基层供销合作社和村庄,我的愿景是让合作社人手绘这样一张“清明上河图”:村庄、农舍、合作社,小桥流水,千野飘香,万株荔红,车站码头,人来车往,处处莺歌燕舞,家家盈满幸福;三分之一时间我在经营企业,在担任湛江供销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期间,亲历了该公司股票发行、上市、停牌、重组、再上市的生动过程,想让更多的人分享合作社的发展成果,同时,让供销合作社走出乡土,走上社会,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我在从事合作社教育,2007年出版了一本28万字的《合作社实践与探索》,2012年主编《湛江供销合作社60年》,希望让合作社文化广为人知,让合作社被更多人接受。尽管如此,但我仍觉得对合作社一知半解。真正具合作社情怀者,不仅是对合作社有初恋般热情与宗教般的意志,更应是有所建树。
近10多年来,我走访了广东省内不少愿与穷人为伍、具有社农情怀的供销合作社主任和公司总经理,以及政府官员,他们的成绩历历在目:
“广东十大好人”陈光保,曾先后任职海康县县委书记、湛江市政协主席。“广东省包产到户第一村”雷州市北和镇潭葛村是他的故乡。他悟到单干不能让农民富裕而幸福,只有走合作社的道路。在他82岁高龄的2011年,坐在轮椅上的他领着潭葛村干部到全国第一村华西村向吴仁宝取经,回来后坐镇村里,动员村民以承包土地使用权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
“广东杰出企业家”乐从供销集团董事长劳松盛,把乐从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全国第一强社”,连续8年经济总量和创造税利稳坐全国100强基层供销合作社第一把交椅。
地处珠三角的乐从镇,原来的蕉园、鱼塘、菜地盖起了工厂、市场。传统意义上以耕田为生的农民少了,但农业、农村却欣欣向荣。劳松盛和乐从供销合作社从来不改服务“三农”的宗旨和初衷,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和满腔的热情,在办好当地农贸市场、鲈鱼、罗非鱼养殖基地和加工业的基础上,还自建日屠宰400头的自动化生猪屠宰场。2005年,该社出资3000万元收购了高要市供销集团公司,改组成立高要市农资公司,并建立了“向日葵”养殖基地,引领当地农民创造干式环保养猪。该社还在台山市建有占地4186亩的水产养殖农场,成立海业水产公司、台山宴米公司,在江西省创办全南生物科技公司,在乐从自建的水产品加工厂,产品运销海外市场。
“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工作者”李亚安,用10年时间精雕细琢,使湛江市龙头供销合作社成为粤西地区基层供销合作社名符其实的“龙头”,2012年跨入全国100强基层供销合作社行列。该社华丽转身的秘决是将传统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为拥有实际产权的社员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并创办5家专业合作社,使龙头供销合作社成为“五星捧月”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最近,我一口气读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编的《榜样的力量》中201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的事迹,《用执着撑起一片蓝天》的北京市平谷区社主任秦长生、《勇挂云帆济沧海》的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主任毕凤鸣、《一腔深情写春秋》的山西省汾阳市肖家庄社主任武胜耀等人,他们都把供销合作社当作自己的家。
正是这些不同凡响的人物,用勤劳的汗水和无限的智慧,幸福了广大群众,成就了供销合作事业。他们,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群体,又是一个承载希望的群体。
爱戴合作社的人,总是表现出对社员一种特殊的亲和力和对合作社高尚的事业心。正如有人说,高尚的事业只寄望于道德高尚者。
中国的合作社虽曾经风雨挫折,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合作社如雨后晨阳,光芒四射,合作社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抖擞、意志风发。因为我们向着太阳。
(作者系广东湛江市供销社企业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