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1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人博文


☞ 茶行业人才问题值得关注

    @colorful茶

    今天造访某著名大学,了解到茶学系每年本科有30人毕业,仅有1—2人进入茶行业,这就是现状……

    @欧阳道坤

    进来了也难留住,一茶学博士生导师朋友的硕士和博士学生没有一个人在茶行业发展,茶行业人才奇缺。

    @刘宏全70

    市场选择。精英式从业者流失明显时,行业就快败了。我亲身经历过一个这样的行业。

    @水云斋学生

    说句得罪人的话,本科设置茶学这种冷门专业本身就是前苏联落后教育体制的产物,居然还有人希望综合性大学设置茶学。一个在科研和文化方面对于学术界贡献不大的领域还是要清醒看待自己的地位。

    @林茶网

    茶业学生不愁工作,至少在福建省供不应求,他们做得好的纷纷自己开店,企业根本留不住人才。

☞ 紫砂文化回味无穷

    @紫砂壶收藏顾问

    与其说喝茶是一种生活情趣,不如说喝茶是一种艺术行为,茶,不仅仅给人以解渴,而且是一种品饮的风雅之事,心境决定茶香,甘畅的情绪带来温馨无边的精神享受,用紫砂壶泡茶,是历代文人的嗜好,能把茶的有效醇香充分释放出来,喝茶,品味,感受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快意,所谓茶禅一味,紫砂文化将我们的生活变得回味无穷。

☞ 茶叶品质要对得起价格

    @只做千年古树

    我一直觉得茶不怕贵,只要品质对得起价格就是好茶。这几年名山头的价格从鲜叶开始已是价格不菲,价高也是不得已的市场现象。可有几个真正花了高价又喝到的是正品名山呢?贵不可以没道理,贵一定要贵在品质,贵应该在真,应该在纯,也应该是一种茶人的品格!

☞ 茶叶的唯心主义

    @中国茶学

    在普洱茶行业里,都有许许多多的大师、大人物,而这些大师拥有自我催眠和唯我独尊的能力,排斥一切反对他们的声音或者任何对他们不利的客观事实。这些大师行程忙碌,在消费者心中塑造神秘感,形成“大师”“英雄”。我们做茶人应虚心好学,多比较多承认别人好的东西,以作他山之石。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