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倾情“三大工程” 惠泽“三农”发展
河南省唐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开展支农惠农工作
□ 王书钦 魏长久

 

  一个“农”字,让农信人殚精竭虑、牵肠挂肚,为实现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农村经济发展,农信人奏响了一曲曲支农乐章。

    一个“信”字,让农信人奋力前行,为实现双赢目标,打造全新农信形象,农信人把饱含真情的支农报告写进了农民的心坎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河南省唐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服务“三农”、加快发展为主题,通过抓质量促效益、抓改革促发展,使信用社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综合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2013年以来,唐河县联社深入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农村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全力满足县域多层次客户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13年12月底,该联社各项存款达67.07亿元,较年初增加7.53亿元,贷款余额达44.33亿元,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0.36亿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金融后盾。

    诠释农信服务“三农”宗旨

    该联社采取张贴标语、摆放展板、悬挂条幅、分发彩页等形式对“三大工程”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活动中,悬挂横幅300条,发放金融知识宣传彩页20000份,制作宣传展板120个,为小微企业制作“金融服务进企业”展板60个,分别从“信用社改革发展”、“支农信贷产品”、“小微企业产品介绍”、“服务花开别样红”、“金燕快贷通”等专题进行介绍。

    活动中,唐河联社发扬“背篼精神”,员工深入村庄集镇、厂矿企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社和企业零距离对接,开展一对一帮扶,调查市场动向、了解客户需求、创新服务形式,为客户送上了丰富的“金融大餐”。活动的深入扎实开展,极大地提升了农信社的形象,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银行和现代银行品牌。

    唱响支持“三农”主旋律

    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现代化。唐河联社紧密结合当地发展规划,大力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金融服务工作,助力培育了皓月棉业、南阳关酒厂等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以建设产业集聚区为平台,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轻工、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信贷投入;突出支持小微企业,不断完善银企对接机制,2013年以来,召开四次银企座谈会,有60余家中小企业纳入项目库;与企业“无缝对接”,听取意见和建议,了解其生产经营、资金运转、市场营销和急需帮助解决的困难等方面的情况,分类建立企业台账,简化手续,阳光信贷,以“金燕快贷通”为载体,累计为40余家小微企业放贷3.6亿元,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围绕城乡统筹一体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县城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入,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积极参与城镇改造建设,先后对路网结构的优化改善、城区供水管网的扩建、行政文化区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套服务业的建设和“星级小集镇”创建等投放贷款2.7亿元。

    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跟进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建设,集中信贷资金,大力支持辐射带动能力强、社会影响大、有利于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点项目。先后投放贷款1.5亿元支持唐河县工业集聚区内的陶瓷产业园、台湾产业园、上海产业园、深圳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建设。

    大力创新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广“金燕快贷通”等小额信贷产品,不断延伸适用范围,满足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在坚持因地制宜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担保方式创新,推广林权、土地经营权、仓单、应收账款、提货单等多种形式的抵(质)押贷款品种,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抵(质)押物缺乏的问题;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融资、结算、理财等多方位的金融服务;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短、小、频、快”的特点,对县农信社管理层级进行纵向压缩,对营销、风险和运营职能进行横向集成,提高贷款管理效率,解决客户贷款慢、贷款贵等问题。

    大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做好各类财政性资金代收代付工作,今年以来,该联社共代发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5亿多元,全县20家基层社开办了“新农保”代理业务,服务参保农民达到100万人。累计营销金燕卡161732 张,布放POS机210台,布放ATM机13台,发展助农取款服务点289个;代付粮食补贴、农机补贴、新农保等各类财政补贴资金5.53亿元。此外,还深入做好春耕生产、三夏生产、三秋生产、县城青年创业、巾帼创业致富、移民新区经济发展等惠民贷款服务,不断巩固和拓展零售业务市场,迅速提高农村市场小额贷款覆盖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