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一轮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肖四如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的法宝。”农村信用社改革十年,作为一名亲身经历的管理者,笔者对此体会尤深。

    十年前,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积贫积弱、普遍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技术上已经破产。改革十年来,通过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推进与市场全面接轨、优化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出企业内在活力,江西农信社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甩掉了历年深度亏损挂账和全面亏损的“帽子”,存贷款业务规模从700亿元上升至6000多亿元,足足增长8倍多,各项质量指标总体上提升到现代银行标准。

    如今,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预示着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开始。新一轮金融改革,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国家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农村信用社完善产权结构有巨大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普遍建立了私人企业股权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产权结构,解决了长期以来产权不明、责权不清的问题。同时,鼓励员工持有股权,使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员工关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普遍增强。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肯定,为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完善混合所有制的农村商业银行将是巨大的促进。

    国家对普惠制金融发展的重视,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提供巨大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发展普惠制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的层次和产品,这既对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改善服务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率先在全国力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通过建立各种形式的信用共同体,解决弱势群体授信中的抵质押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等难题。多年来,江西农村信用社以占江西省金融系统18%左右的资金来源,发放了2/3左右的涉农贷款、再就业贷款和1/3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发展普惠制金融、服务弱势群体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决定》着力于解决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问题,着力于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增长机会,这些都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利好和大有作为的方向。

    国家加快金融改革创新的大思路,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改革创新是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的源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这些都揭示出金融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只有实施金融开放,让市场决定货币的价格和汇率,才能真正发挥好金融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中的应有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货币运动的本质是商品和要素的运动,只有让市场决定利率,才能把资金引向效益好、效率高的方向;只有实行在开放条件下的浮动汇率,才能真正表达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并使外币的供求与开放型经济的贸易和投资需求一致,资源配置就不会扭曲。

    应对金融改革的新形势,农村信用社应加快转型步伐,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从机制、体制、产品、服务和业务手段等方面,加快迈向现代商业银行的步伐,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重视政府职能转换,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构建良性政银企关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分强调解决政府的错位和不到位问题,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下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建立政银企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农村信用社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这些年,江西农村信用社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成为实现县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金融手段,日益感受到政府职能转换对金融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正是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的角色应弥补市场的不足,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资源的配置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和优良环境的维护者,使金融企业处于更有效的发展环境之中。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诚信经济,金融产品和服务都是跨时空的价值转移,需要法制和诚信来保证。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企业自主竞争。政府致力打造统一的资产登记制度,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将改善金融生存的环境。

    国家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农村信用社优化资产结构提供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视通过改革解决当前经济结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全面阐述了生态体制改革思路:包括建立生态环境资产负债表、列入政绩考核、淡化增长指标、建立环境终身责任制。这些都需要全社会共同落实。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将依据政府的全面评价标准,严格授信评审,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对低耗产业、环保产业、生态良好企业、服务业以及用新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从而全面优化资产结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