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3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覆盖产业逐步增多,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合作社发展呈现多元化,股份合作、合作社再联合等形式得到迅速发展。据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农民合作社达到95.07万家,实有成员达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联合社有5600多家,联合会有2554家。
规范示范社和开展信用合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还规定,对示范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给予补助,在信用评定基础上对示范社开展联合授信。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各级示范社已突破10万家,开展内部信用合作的合作社已有近2万家。
创新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3年7月2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明确由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水利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林业局、银监会为共同成员,负责农民合作社重大政策调研、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协调落实扶持政策、制定国家示范社评定监测管理办法等。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是对推进农民合作社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有助于形成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的部门合力。2013年12月,在总结各地示范社创建的基础上,联席会议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对国家示范社的评定原则、申报、评定、监测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更多资金和项目投向合作社。2013年,国家财政支持合作社的力度也明显加强。据悉,2013年财政部安排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18.5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支持各地农民合作社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对成员开展服务等;安排9.96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2425个农民合作社项目。
合作社自我规范意识增强。2013年1月20日,几十名合作社理事长向农业部等相关部门递交合作社理事长规范自身行为的倡议书,这是合作社理事长向中央高层的联合“表态”——愿意接受各方监督部门的监管,规范自身运营。整合政府各部门力量,对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予以引导。2013年成立的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整合政府各部门力量,对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予以引导。同时,一批率先发展起来的农民合作社,开始意识到这种现状对个体及整个事业当下及未来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隐患,主观萌生规范发展的意愿,并付诸行动。
合作社再联合现象更为普遍。2013年,各地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成为更加普遍的现象,组建联合社是农民的第二次、第三次合作,这种全新的组织形式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增收致富的本领。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和农业部联合出台了《工商总局、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与相关管理工作的意见》,特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管理、设立、变更、注销及备案登记等作出说明。
直销、电子商务拓宽营销渠道。伴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到城市设立门店、车载市场、高端配送、综合展销店等农产品直供直销方式是当下鼓励并给予支持的创新流通方式。在安徽,有城市社区直销店1176个,覆盖1363个社区,影响着390多万人的生活,销售额达21.31亿元。
2013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完成了从传统销售渠道向电子商务的扩展。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与淘宝合作,启动了“特色中国·供销百馆万店”工程。2013年8月和11月特色中国·龙游馆和特色中国·德清馆分别上线。龙游馆整合了当地30多家农场基地和42家网商,2013年8到11月成交金额2000余万元;德清馆整合了当地8个生态农场、36间合作社和127家网商,入驻商品120大类、2000余个单品。
(宗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