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专家解读:舌尖上的安全线如何构筑?


 

会议精神

    2013年12月23-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将是今年工作的一件大事要事。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专家解读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2014突出“保安全、建体系”

    这次会议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大任务,也是农业部门的重大责任。2014年,我们要努力在保安全、建体系两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为重点,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健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二是推行生产全程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控药、控肥、控添加剂,对农民开展标准化清洁生产技术培训和法规宣传教育,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产地证明准出制度。

    三是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积极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稳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四是加快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期规划,加强县乡基层监管体系建设,尽快提高执法监管能力。

    五是深化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加强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执法查处,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注重源头管理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随着生产能力提高,数量已经不成问题。难在质量,回应百姓需求、解决社会性问题,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要治理农业生产源头,实行标准化生产,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

    食品安全是对民生工作的检验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不仅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对民生工作的检验。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

    因此,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正本清源,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从生产环节开始抓,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综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