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一种特殊资源,除拥有其他资源特性外,还具有主动性和权利诉求,而且人还是信息不对称严重的高级动物,无法简单判断其素质、能力和动力,即人才资源价值,这就给人的资源配置带了更独特的挑战。
资源配置与人才流动
最原始的资源配置是拥有者按意志分配、馈赠和使用资源,即权力配置;但由于资源分布不均,需要资源流动,于是便有了买卖,即市场配置。对于人这类特殊的、最珍贵的资源,无论个人或从属于某个组织,自然可以采用权力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机制。但因其的能动性和拥有个人主权,人才资源还可以自组织活动,即自主配置。对应于三种配置机制,则会出现三种人才流动模式:组织流动(无论是被动流动还是主动流动,都是由一定组织程序决定)、市场流动(按市场规律通过“交易”达成)、自主流动(自我决定)。
人力资源的价值需要通过了解人的内在特性、行为过程和最后结果来判断和确定。而且,尽管做事需要内在做人的指引,但因内在活动的不可察性,做人需要用做事来表明。
所以,从内心上讲是先做人后做事,然而从外显上看,做人的成功与否在于做事。这个由于人自身严重的信息不对等特征导致的复杂过程,给上述三种配置机制的有效运行带来了很大麻烦。
如果对权力配置和市场配置都不满意或想自我实现,人们也可能会选择自我配置,如自己创业。此时人才资源的价值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和市场的互动过程中,无人关心人才自身信息的不对称性,人才自己必须承载自己选择带来的一切。
人才的流动与升华
恰当的配置机制会导致资源的积极流动,从而使资源整体配置更合理有效,资源的价值得以更充分地实现。相反,不恰当的机制或机制本身的不完善则会扭曲资源的配置和流动,出现“淘汰清官定律”或”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从而会严重损害或妨碍资源潜力的释放、价值的实现,浪费资源和人才。
人们无法保证每种机制尽善尽美,但多种机制的共存和配合,会以竞争或替代的方式减少机制不完善的危害,促进其不断改进。例如,权力配置太专制,人们可能会逃离专制体系,进入市场;反过来,权力机制也会反过来干预不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市场完善和成熟,如加强法制建设和监管。再如,日益强大的网络发展和平台营造,会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市场生态,形成大批自主就业或自创业者,也会回过头来迫使权力和市场机制的改进。
就制度而言,认真研究不难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机制,机会均等、竞争公平、制度健全、补偿透明都会抑制“逆淘汰”现象,促进“正淘汰”,保障人才的健康流动,并张扬正气、滋养积极向上的氛围。如果从人格、原则坚守和按通常社会标准对结果的判断,我们可以发现几类人:失败(做人)的成功者(如世俗标准挣钱多),成功(做人)的失败者(如世俗标准挣钱少)。只有社会生存和竞争环境摆脱了“逆淘汰”规则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比较多的“成功(做人)的成功者(做事)”,使真正的优秀人才辈出。
就个人而言,有实力者不上榜往往让人愤愤不平。但世上本来就有很多颠倒,好的未被欣赏,被青睐者往往又徒有虚名。在“逆淘汰”机制盛行的当下,这已是常态。改变机制需要时日,但以德行和实力赢得尊重却可马上行动,至少先可以做人成功。
当真正以我们的人格和底线坚守赢得人心、扩大或创造了生存空间,谁又能怀疑我们做事成功的可能性呢?当全社会普遍行动起来,个人和制度改进就会进入良性互动循环,就会以我们的优秀淘汰“逆淘汰”,这就是人类演化的更高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