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槟榔真的致癌吗


 

    今年7月有关槟榔“致癌”的报道出来后,9月底同一媒体的财经频道又澄清“槟榔致癌”的说法并无科学根据。一位熟谙行业媒体公关运作的人士表示,虽然本次致癌说来势更大、冲击更强,但行业公关手法跟此前并无二致。

    舆论之争

    因为槟榔行业“割裂”的媒体不止数家。早在2001年,一则关于“有毒槟榔”的报道首见于湖南某报头版,后来该报连续11天追踪报道槟榔危害。与此同时,同城另一家媒体则旗帜鲜明宣称“槟榔无毒”,一场关于“有毒无毒”之争在湖南媒体之间展开。

    两年之后,“槟榔”之战再次打响。2003年8月19日,上述湖南某报在头版引用新华社刊发的隶属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8月7日的研究结果,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该报找到了湖南湘雅医学院专家对槟榔致癌的研究成果,拿出因食用槟榔导致口腔癌的患者个案。同城另一媒体在头版刊发稿件《槟榔到底是不是毒药》,声称槟榔致癌仅是课题不是结论,自古槟榔就可以药用。

    专家之辩

    但是多家槟榔企业高管都不认可IARC的槟榔致癌观点,他们认为IARC的报告并没有在湖南湘潭地区取样。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朱利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分类的致癌物质中,对人致癌的1类物质共有87种,对人很可能致癌的2A类物质有63种,对人可能致癌的2B类物质有234种,而对人很可能不致癌的4类物质,仅1种。

    今年9月22日,央视财经报道称“我国槟榔消费区患口腔癌人数与全国没有差异”。央视财经采访了5位重量级专家,称湖南省“口腔癌的死亡率,与全国的口腔癌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标准滞后

    业内的共识是,只有国家标准的出台才能解决学界、新闻界在槟榔行业的观点对立。湖南口味王集团总裁陈义表示,槟榔上游有海南省230万槟榔种植农户,中游是价值近百亿的湖南槟榔加工行企业及4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希望国家尽快地出台关于槟榔、食用槟榔的严格标准,尤其是对槟榔碱含量作出明确的界定。

    相对滞后的标准制约了湖南整个槟榔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胡旭晟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也递交了《关于尽快规范槟榔行业的提案》,呼吁请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槟榔行业国家标准,并在槟榔包装上公布添加剂全部成分。

    朱利明透露,新修订的《湖南省食用槟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正在加快修订实施,今后在食用槟榔的外包装上,将会统一标注“过量嚼食槟榔,有害口腔健康”提示语。在市场倒逼、协会呼吁下,很多企业今年9月1日后已在产品上标注此类提示语。

(史敏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