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1:扎根基层查民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克令乡克令村由哈、汉、回、蒙、乌兹别克5个民族组成,共560户2278人,其中贫困户101户316人。因多年来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乏力等种种原因导致该村成了乡里的贫困村,是新疆第二轮整村推进重点扶贫村。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倡议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对尼勒克县克令乡克令村实施定点扶贫。为了将扶贫工作抓实、抓好,自治区联社专门成立了工作组,由自治区联社农户贷款部副总经理张涛任组长,热木扎、石磊为成员,于2013年3月1日奔赴克令村,并长期驻村工作,与村民同住一个村,同饮一渠水。
镜头2:雪中送炭解民忧
工作组进驻克令村后立即进入了角色,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会同尼勒克县联社50余名员工开展入户摸底调查,了解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存在的困难及意见建议,经过两天的奔波,共入户560户,收回入户基本情况调查表360份,充分了解该村经济发展困难,征求群众意见11条。
村民巴热木沙汗的儿子热木扎·阿布力斯于2012年2月21日在克令乡信用社贷款2万元,同年6月却意外死亡,其妻子在丈夫死亡后丢下小孩和2万元的欠款离家出走。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相继离开,再加上2万元的贷款无法偿还,老人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又为偿还贷款的事情发愁,让原本困难的家庭举步维艰。
自治区联社“转服”工作组得知这一情况后,与保险公司有关方面积极协调,帮助她办结保险赔付事宜,并将赔付款及时送交至贷款户热木扎·阿布力斯母亲的手中。
“谢谢你们,真没想到你们会把我儿子所欠的贷款给解决了,等于是救了我们一家子。” 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镜头3:发放贷款助春耕
4月的克令正值春耕,很多家庭资金困难无法购置农资,如果错过了耕种的好时节,对农民的生产生活会造成严重损失。
工作组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奔走协调,在3天的时间里,通过克令乡信用社为210户农牧民投放贷款955万元,解决了群众春耕资金短缺的问题,直到看到各种农作物都播种完毕,村里没有一块地因为缺种少肥问题撂荒,大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工作组还利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克令村进行逐户走访和调查,足迹踏遍了克令村的角角落落,逐一拜访了克令村所有的家庭,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交流,将村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形成了工作重点:一是帮助特困户修建安居富民房;二是针对全村人畜共饮一条河水的现状,解决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针对村委会办公、文化娱乐设施简陋、村容村貌不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大农户贷款支持力度。
镜头4:自来水管涌清泉
克令村的村民世代饮用都是涝坝水,不仅人的生活用水取自这里,牲畜也在这条河里饮水,饮用水卫生问题一直是全村人亟待解决的困难,但由于资金短缺,家中通上自来水成了村民们心中难以实现的梦想。
如今,在该农信社“转服”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自来水入户,村民再也不用挑着水桶到河里取水了,在家中只需一拧,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就会自动流出,真是方便又放心。大家都说,是农村信用社让大家多年来的梦想实现了。
在新疆农村信用社的大力帮扶下,让克令村15户贫困户搬入了新居,解决了400户居民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发展了庭院经济,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大了村委会附属设施建设。
他们还利用金融系统的优势,复查克令村560户农户经济档案,提高村民的贷款授权额度,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协助村办刺绣箱包厂贷款20万元,使其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并增加了该村富裕劳动力的就业,壮大一村集体经济。
镜头5:高瞻远瞩绘蓝图
2013年4月10日,自治区联社主任阿不都一行专程来到克令乡克令村调研“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在听取了“转服”工作组帮扶工作汇报和梳理出的问题后,提出动员全疆各联社向克令村捐款和贷款贴息帮扶的倡议。
4月11日下午,在阿不都主任的倡议下,在伊宁市联社举行了新疆农村信用社扶贫捐赠仪式,全疆21家信用联社共向克令村捐款150万元。
为了将150万元帮扶资金用到农牧民群众最迫切解决的方面,通过转服工作组多次商议,听取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意见建议,制订了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其中45万元用于贫困户新建抗震房、20万元用于自来水入户、48万元用于新建防渗渠和围墙改造、22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庭院经济、15万元用于加强村级阵地附属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