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武夷山茶业“三步走”
——访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陈泽财
□ 本报记者 刘 旸

    武夷山是我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曾被陆游赞为“建溪官茶天下绝”,茶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产茶胜地。近年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领导下,武夷山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茶界内外的高度关注。对于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的欣欣向荣,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陈泽财向记者阐述了“三步走”的战略理念。

    严抓质量进行生态掌控

    武夷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优势共同铸就了享誉中外的武夷岩茶。陈泽财说,武夷岩茶从未检测出农残超标和稀土超标,武夷山的茶园都是生态茶园,茶山的顶部、底部、中部种植了各种树木或植被,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完整的生物链。此外,武夷岩茶一年只采一季,再加上丹霞地貌风化出来的土壤营养物质丰富,补充一些有机肥就可以保证产量,不必施用叶面肥之类的激素,因此能从根源上确保茶叶质量。

    武夷山的生态优势是武夷岩茶得有盛名的功臣之一,生态优势为武夷岩茶的质量优势打好了良好的根基。陈泽财说,武夷山茶产业从总体来看是健康、规范、有序的,虽然也存在一些茶农、茶企不顾生态保护而无秩序地开垦茶山的现象,但在政府的严厉规范下已经鲜有出现。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在整治胡乱开垦茶山的行为,大力控制茶山开垦数量,为保护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保证武夷山茶园的生态优势。

    目前,武夷山拥有QS质量许可认证的企业达200家,茶园已经发展到13.8万亩,始终保持着安全第一,品质方面值得信赖,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大红袍的原因。茶叶质量安全上,市委、市政府层层把关,每年拿出上百万元来管理维护茶园生态环境,采取相关治理措施,种植阔叶林,严格把控农药使用,禁止非有机肥在武夷山地区营销。陈泽财表示,坚决把控好源头管理,确保茶叶质量稳步提升,这将是市委、市政府常抓不懈的工作。

    提升品牌推进市场认知

    随着消费市场对武夷岩茶与正山小种红茶的喜爱,茶产业已经作为武夷山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与旅游业齐驱并驾,共同助推武夷山经济发展。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武夷山大红袍”中国驰名商标,借助武夷山双遗地的国际名誉进行造势宣传,推广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让旅游业带动武夷山茶产业发展,让茶产业成为旅游业的增值筹码。

    在严抓质量的基础上,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加强茶叶品牌建设,积极进行市场推广与营销,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并喜爱武夷山茶叶。在严格要求下,武夷山的每个企业都必须具备茶叶产品的安全保证,如证明商标或驰名商标,以及认证的出产厂址和厂名等,让消费者在信赖之余认准武夷山的茶叶。陈泽财表示,政府格外重视茶产业的标准统一化管理,也就是QS质量许可认证管理,已经制定了大红袍认定品种的标准样,参照标准样来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此外,还将不断健全完善武夷岩茶(大红袍)营销推广中心、会员店的考评管理体系和机制,大力开展茶业诚信经营示范店评选活动,提升茶叶企业对品牌的重视与规范化管理。

    在武夷山茶产业快速发展的这10年中,武夷山当地的茶叶企业由最初的10家发展到2000多家,涵盖了国家级的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和市级龙头企业,企业发展不断做强做大。对此,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加大茶叶企业的品牌扶持力度,给予资金补助,支持品牌建设。陈泽财说,由“企业唱戏,政府搭台”,政府带领武夷山茶叶企业到各大城市进行推广,到北京、广州、深圳等知名销区举办茶叶营销推介工作,以提高市场知名度,推动武夷山茶产业迅速发展。通过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宣传后,金骏眉、大红袍等武夷山优良茶叶品种获得了市场青睐,大批知名茶叶企业借此走出产区壮大发展,走向更广阔的产销市场。

    文化营销带动行业发展

    武夷山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武夷岩茶在十七世纪就远销欧洲,蜚声四海,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而重要的一页。关于武夷山茶文化,陈泽财颇感自豪,他结合茶产业发展对记者谈到,茶叶不仅仅是生活中的食物,也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产品,武夷山茶文化底蕴深厚,只有结合茶文化来进一步推广武夷山茶叶,才是相得益彰的价值营销。他指出,虽然大红袍在国内市场销量快速上升,价格不断上涨,但出口比例不大,正是在宣传推广时缺乏文化附加值。

    因此,武夷山市委、市政府近年来愈发注重茶文化发展,深度挖掘茶文化民间艺术产品,积极支持和鼓励组织和个人申报茶文化艺术产品,对符合保护的茶艺术产品及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向上级推荐申报。同时,组织专业人员根据武夷茶文化历史素材,编制武夷茶歌、茶舞等,加深消费者对武夷山茶叶了解,建立情感上的认知。在茶文化营销方面,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也加大战略力度,持续开展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营销活动,积极组织茶文化表演团体和茶企业参加国内外茶业展览展销活动,并利用海峡两岸茶博会长期在武夷山举办的机遇,充分挖掘并展现武夷山茶叶的文化底蕴。此外,武夷山市委、市政府还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级媒体及新浪、百度等知名网站,大力宣传武夷岩茶品牌,在中央台、福建台等媒体播出《寻访大红袍》记录片、高清数字电影《茶王》等,提升武夷山茶叶的行业认知,进一步推动武夷山茶产业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