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重庆市忠县供销合作社结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及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相关指示精神,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拓宽流通平台,在全县各乡镇设立农产品流通工作站,收到明显效果。
据介绍,长期以来,忠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产品流通工作上存在着“线断网破”的缺陷,农产品信息与市场脱节,不能有效传达,贻误商机,有损广大农户利益。针对此问题,该县社立足改善供销合作社系统当前网络破损局面,把基层社设立农产品流通工作站作为新的一个切入点,重振供销合作经营体系。
“要恢复重建基层供销社必须要从农产品、从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本职特征着手,眼下最迫切的就是要解决农产品流通难的问题。”忠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李明兵介绍说,经过细致的深入调查研究后,该县供销合作社班子认为乡镇这一级必须要有一个直接的机构来专项解决农产品流通难问题。截至今年下半年,该县社便在28个乡镇设立了农产品流通工作站。通过建站联网模式实体化运作,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提升供销合作创新发展实力,构建为农服务新平台。
农产品流通工作站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搞好农产品产加销、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服务工作,同时协助当地党委政府,以县农产品公司为龙头,为农产品流通工作谋划,收集并发布当地农户产品信息,广泛推荐当地农民土地产品,助推全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发展。
据了解,该工作站采取“1+28+300+20000”的工作思路,即依托县里成立一个农产品流通公司,在乡镇设立28个农产品流通工作站,在村里发展300个流通点,带动培育2万个农产品经纪人,以此来共同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网络。同时,该县社还自筹100万余元对每一个站点配备电脑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通过在网上形成农产品信息网络,来辅佐流通网络实体化运作。另外,该县社还规定要在每一个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农产品信息员会议,来反馈工作效果和弥补网络缺陷。
自工作站挂牌到目前,各工作站已全面开展工作,成功帮助忠县果农完成柑橘销售3万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和拥护。许多果农满意地说:“有了农产品流通工作站,我们的产品再也不愁销路了!”
(杨耀文 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