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纯牛奶卖不了一瓶矿泉水的钱,这是不合理的。”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畜牧处副处长王建龙看来,今年市场上牛奶涨价是理性的回归。
据了解,今年牛奶的价格已经涨了三四次,但低端奶涨幅都不是很高,每次一袋奶也就只涨一两毛钱。而中高端牛奶涨幅比较大,有的品牌的高端奶从每箱59元涨到了62元、还有的从每箱68元到73元。大部分中高端品牌的牛奶涨幅都在每箱2~6元。
王建龙分析,近期牛奶、奶粉、冰淇淋、奶酪等乳制品价格上涨与内蒙古奶牛存栏数下降、奶源紧张、企业争抢奶源等现象相关。
12月1日起,三元、光明等低温袋装液态奶提价,平均上涨8%,袋装奶进入“2时代”。
奶源地抢奶
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月出现的抢奶现象,几乎漫延了中国奶牛主产区。内蒙古作为乳业大区,奶贩子光顾的次数更多。
该调查表明,奶贩子主要出自一些中小型乳品企业,他们自称是某企业的收购人员,在一些奶源产地,高价收购鲜奶。广东的企业到河南抢奶,江苏的企业到天津抢奶,四川、河北、山东的企业到内蒙古抢奶,抢奶乱象导致原奶质量管控难度加大。
针对目前奶源市场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有报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乳企奶源收购管理办法,加大对中小型乳企的监管,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严厉打击跨区域抢奶行为,对抢奶的乳企和奶贩子要从重处罚并坚决取缔。
王建龙说,乳制品企业进入门槛较低,致使国内一些中小乳品加工企业过多,这些加工企业科技含量不高,虽然不能撼动大企业的地位,但造成严重产能过剩,致使原料奶短缺,企业争抢奶源。
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批转报告后,责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尽快出台内蒙古生鲜乳收购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已经成立专项治理抢奶的执法行动组。
养奶牛赔钱
呼和浩特市小黑河镇班定营村的豪德奶牛养殖小区的侯素珍每天早上3点多起床到养殖小区的奶站挤奶,拥有50头奶牛的侯素珍是奶牛养殖小区19户奶牛养殖户中的一员。
谈到养殖效益,侯素珍说,一头牛从出生落地到产奶需28个月。她的50头奶牛中有20头小牛,在30头大牛中,除去因繁育和其他原因停奶的,正常产奶的奶牛不足20头。目前,企业在小区的鲜奶收购价是每公斤3.15元,一头好牛日平均产奶23公斤左右,表面上看,一头好奶牛每天有70多元钱的收入,但剔除饲草料和负担暂时不产奶奶牛等的养殖成本,几乎没有现金收入。
豪德养殖小区技术员许志高说,一头牛日养殖成本在40元左右,这样算来50头牛的日养殖成本在2000元左右,不算人工,以目前的鲜奶收购价格计算养殖户养奶牛是赔钱的。
许志高说,随着牛肉价格的上涨,现在养殖户不再专门靠技术繁育母牛犊子,而是自然繁育,公牛犊子的价格是每斤19元,一头公牛犊子可以卖到1000多元。
内蒙古农牧业厅畜牧处的一份统计显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奶业主产区生鲜乳收购价格基本是:规模养殖牧场目前的鲜奶收购价在3.50至3.80元/公斤,一家大型乳企的所属牧场因为有有机认证,鲜奶收购价达到了每公斤4.70元。散户平均价格是每公斤2.80元,小区平均价格是每公斤3.15元。内蒙古鲜奶平均收购价格在全国7个主产养殖省、区倒数第一,特别是呼伦贝尔地处世界优质奶源生产带,鲜奶收购价格平均在每公斤1.8元~2元,收购价格远低于奶农的养殖成本。
奶牛存栏数同比降1/4
进入2013年,内蒙古地区养牛的饲料分品种每吨涨了200元~600元不等,1公斤牛奶的生产成本在3.40元左右,这是个盈亏平衡点。在王建龙的印象中,近几年来,内蒙古生鲜奶收购价格偏低,挫伤了养殖户养殖热情,去年以来,养殖户开始卖牛,致使存栏下降。
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说,从去年开始,牛肉价格非常好,一些奶牛养殖户开始卖牛,呼和浩特市地区市场上销售的牛肉很多是奶牛肉。
这位负责人提供的数据表明,目前,内蒙古奶牛存栏头数较往年减少1/4,原奶短缺1/3。一家大型乳企的所属牧场高峰时存栏奶牛3000多头,而当下不足1000头,多数养殖小区关闭。在内蒙古,伊利集团过去一天能收购原料奶1万吨,现在只能收6000吨。2012年夏天,伊利集团和蒙牛乳业两家在呼和浩特地区一天各自能收购原料奶2000吨,现在各自不足700吨。
该负责人介绍,业内保守估计今年内蒙古奶源缺口约200万吨上下,今年的奶荒,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目前,养奶牛利润微薄或无利润,致使奶牛养殖户逐渐减少,虽然今年原料奶收购价上涨了,但养奶牛的产奶周期是两年多,中小养殖户不知道以后的价格会是什么样,不敢养,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王建龙分析,奶源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进口奶粉锐减和价格大幅度上扬造成的。由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干旱和新西兰进口恒天然集团毒奶粉事件,进口的奶粉锐减、价格攀高,造成了乳品加工企业生产酸奶、冰激凌、雪糕等乳制品原料的短缺,原来可以由奶粉替代的产品改用鲜奶替代,造成了乳品加工企业使用国产奶源补缺,抢奶由此而发。
在王建龙看来,现阶段奶价上涨应该是一个理性的回归,当然这种涨价是缓慢的、阶段性的。在养殖中要破解养殖户与加工企业分离现状和养殖奶牛贷款渠道畅通问题,尽快转变养殖机制是未来的方向。
同时,改革乳品加工企业股权结构,吸引养殖户参股或被企业收购,将养殖户与乳企绑在一起,这会是内蒙古乳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出路。
(李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