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通过积极推进“五大战略”,构建“五位一体”金融创新体系,强化内部机制改革,为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的全面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全覆盖、多元化”、“新业务发展”、“品牌建设”、“跨区域经营”五项战略,不断深化改革,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激活内部管理活力,进一步优化比较竞争优势,努力构建“五位一体”金融创新体系,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精品农商银行的道路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精细化管理”战略
该行全面推进经营管理工作的流程化管理,通过内强素质,实现业务由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在成功建设信贷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该行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加快配套制度建设,努力完善体系建设,深化流程银行再造的效果。同时,积极推动“档案管理中心”的设立,不断推进不良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和信贷档案的规范管理,全面提升了信贷资产的管理水平。
该行加快推进内控管理“四个子体系”建设,构建内控管理新流程。该行将借鉴信贷管理流程的经验,全面推进柜面操作和会计业务的流程化建设,通过编制“岗位说明书”和“业务操作手册”,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目标和任务,逐项梳理会计业务流程,逐步实现会计内控的“闭环”管理。
同时,该行加强应对危机事件的流程建设,把舆情监测和危机事件处理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细化梳理,制定应急预案,层层落实责任,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应急机制,实现危机事件的流程管理,保障和维护各项工作正常运行,切实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
“全覆盖多元化”战略
该行完善了信贷服务模式和金融产品体系,实现网点功能和金融产品由“小而全,大一统”向“多层次、多元化”的转型,是金融服务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该行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紧跟“三农”发展步伐,加快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三大工程”进度,贯彻落实银监会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两个不低于”要求,全面推动当地城乡文明诚信环境建设,进一步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全覆盖、可持续的城乡金融服务体系。
该行积极推行“精品网点”建设,在一级、二级和三级网点VI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网点所在区域、目标客户群体、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制定网点布局调整规划,充分发挥规范化服务的作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的“精品网点”,真正形成“全覆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格局。
“新业务发展”战略
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基础,以财富管理中心为平台,以多元化货币市场业务为支撑,加快新业务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由利差收入单一性向收入多元化转型,是农商银行盈利增长模式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
该行一方面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将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市场的全面掌控。另一方面联社成立了财富管理中心,通过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强化对流动性资产的管理,让这些业务成为该行新的利润支撑点,真正改变该行的盈利结构。
同时,该行做好新业务的产品序列管理,通过学习他行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全面推进新产品研发,借鉴信贷产品“五大系列”的产品序列管理,形成并储备国际业务和投资理财产品的产品线,形成新产品对市场的全面覆盖。
“品牌建设”战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品牌建设规划,全面推进企业品牌和业务子品牌建设,实现由“业务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型,是业务经营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该行将从企业品牌的目标、途径、手段、落实部门和成效等方面进行设计,确保每年企业品牌价值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努力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切实增强在业务发展和跨区域经营工作中话语权。同时,该行将对已开展的信贷业务、富民理财、国际业务等,进行梳理,对企业形象和产品进行创意设计,通过平面、影视、网络广告等进行营销推广,将业务经营从事务性管理阶段推进到品牌管理阶段。
“跨区域经营”战略
积极“走出去”布局设点,是该行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由本土化经营向区域性经营转型的必要路径。自2010年以来,该行针对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发展,先后实施了“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一年立根基,两年开分支,三年出成绩,四年上层次”的“一二三四”发展规划。
该行按照省外设村镇银行,省内设分支机构的经营思路,着力实施跨区域经营“双轮驱动”战略,同步推进村镇银行和异地支行的发展,加快发展速度,壮大经营实力,进一步拓宽跨区域经营的途径,实现跨区域经营“两条腿”(村镇银行和异地支行)走路。
该行积极做好已设立村镇银行制度研究、日常管理、业务指导、服务支持等工作,协助村镇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完善管理架构,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总结、规范经营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同时,积极推动村镇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和案件防控体系建设,并定期组织监督检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