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3年12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去哪儿买水果?
果品零售终端变革 水果超市和电商更受宠
□本报记者 张成

    近年来,随着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在果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我国果品零售终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连锁超市和电商快速兴起,给传统零售业务带来冲击和挑战。日前,在京举办的“2013中国果品连锁超市及电商峰会”就以“果品行业零售终端的变革”为主题,邀请果品行业销售终端的连锁超市和电商负责人,共同探讨水果零售终端变革的应对之策和行业发展之道。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鲁芳校说,十年来,果品行业不断发生深刻变革,一是水果专业连锁超市的快速兴起,如百果园,目前已经发展到580多家,年均销售额达到15亿元;二是就是水果电商,从去年开始,水果产业的电商异军突起,并呈现后来居上的趋势。

    水果超市 

    重果品也重服务

    水果连锁超市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水果经营模式,主要售卖时令水果、当地没有的品种和进口水果,还会适当加卖一些干果,其单体店内水果种类齐全,店与店之间又形成连锁互动,既保证经营又能扩大辐射范围。

    “水果连锁超市有着大型超市和水果摊所没有的优势。与传统的水果摊相比,水果连锁超市的果品种类更多,质量更好;和大型超市相比,水果连锁超市的价格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杭州群丰果品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树人说,群丰果品由路边小摊式销售果品逐步转向连锁专营店模式,正是看到了连锁超市的这些优势。据记者了解,水果连锁超市对水果质量的把控更为严格,要经过基地筛选和上架前挑选的双重环节,而且超市人员也会不定期下架腐烂和外表损坏的水果,以确保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都是卖相好、新鲜饱满的水果。

    水果连锁超市除了品种和价格优势外,超市本身也是经营的一大亮点。诱人的果香、精致的水果、怡人的色调、人性化的摆放,如此舒适的购物环境其实都缘于水果超市的精心营销。韩树人说,营造出整洁、高档和温馨的环境氛围,可以刺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水果连锁超市里水果的码放陈列、店内灯光的设置都是经过精心布置的。同时水果连锁超市能提供比大型超市更加周到的服务。在大卖场中,水果专区往往只有几位工作人员,消费者都是凭自己的喜好和经验购买水果,很少享受到工作人员的咨询和服务;而水果超市会根据营业面积配备多名工作人员,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服务,甚至能为消费者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水果连锁超市在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同时也遭遇了“山寨”的威胁。韩树人坦言,水果超市刚开张时,生意非常好,但是由于水果行业进入门槛低,其售卖模式和超市布局很容易模仿,专卖店的周围很快就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水果店,销售业绩出现下滑。为了摆脱困境,他采取扩大规模的方法,然而规模的不断扩大招致新的问题——水果销售辛苦又费时,很多员工不愿意再做,导致员工流失率很高;再加上房租无节制上涨以及用工成本的大幅提高,果品连锁店这种相对来说需要更多工作人员的模式面临很大困难。据记者了解,很多果品连锁经营的公司已相继退出,这对果品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水果电商 

    异军突起显锋芒

    目前,果品行业另一种形态就是电商,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时间,但其威力不容小觑。易果网、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等着力优质果品的电商做得风生水起,联想、京东、顺丰速递等也相继入主果品行业,更加凸显电商将是未来果品行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鲁芳校说,我国的果品电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到2008年,这个阶段果品电商主要是复制其他电商的模式,属于学习探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以后,这个阶段果品电商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商进入了资本+资源的整合阶段。果品电商最大的特点是其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通过一个平台将整个果品市场连接起来,使各地的水果无差别地进入网络销售,不仅拓宽了销路,而且增进了互动和交流。

    虽然电商拓展了果品流通的大门,但是冷链物流和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依然是卡在国内电商喉结的一根硬刺。果品的特性决定其运输必须全程冷链,而这对于我国的水果电商来说,难以企及;此外,由于我国果品至今没有明确的标准,生产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生产,导致果品品质参差不齐,更形不成品牌。

    天天果园创办人、总经理王伟说,天天果园选择水果非常苛刻严格,进口水果的供应商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即使国产水果也至少达到出口级,或者种植、采收过程达到天天果园标准。之所以以出口标准筛选国内水果是因为国外的水果有明确的生产标准,只要满足这个标准,质量就不会有问题;相反,国内其他水果缺乏统一标准,质量很难确认。他认为,标准的缺失是我国果业长久以来形不成品牌的主要原因。

    泰纳国际果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泉龙表示,由于各个果品企业的标准不同,市场上流通的水果品质也不稳定,造成果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也在不断变化,不能信任终端的果品质量。

    树品牌 重营销 

    方能抢占先机

    我国从国有果品公司独家经营到市场放开,从小商小贩、水果摊到综合超市的水果柜再到今天果品专卖连锁和电商现代果品流通的变革。今后,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流通业态的提升,果品行业将会出现从重产量、重销售向重品质、重品牌发展的新趋势。优质产品是品牌建立的根基,尤其是果品的生鲜属性,更要求果品品牌建设一定要狠抓果品质量。

    陈泉龙说,我国是果品第一大国,但不是果品强国。水果人人都吃,但除了一些水果地域品名外,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水果品牌,也没有一个果品商业品牌。中国果品注册商标上万个,但没有一个商标成为全国品牌(据品牌专家预测:果品行业全国性品牌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他说:“ 在我国果品行业的绝大多数单个企业从市场占有份额、消费者认可人数、资本拥有额度、人才拥有情况离全国性品牌还有相当距离,想要在几年内打造全国性品牌,只有联合起来才是扩大规模和打造品牌的直径,一定的规模决定品牌知名度是大家的共识。”

    韩树人也表示,果品连锁经营模式要想在未来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采取品牌营销、差异化营销方式,抢占市场先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