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秉着服务“三农”宗旨,以产业化、品牌化、网络化、合作化四化同步发展,以为农节本增效、组织农民有序地进入市场化经营为目的,助力示范区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系统综合服务社达到4800家,同比增长9.6%。按照全国总社《农村综合服务社规范》要求,大力推进黑龙江省农村综合服务社的标准化建设,培育星级综合服务社,提升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水平。
产业化发展
农资流通做主粮
针对黑龙江农业大省的实际,黑龙江省社把化肥经营作为供销合作社践行为农服务宗旨、服务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重要方面,努力打造从生产到流通的全产业链化肥经营体系。省社控股的倍丰农资集团公司在省内发展的农资连锁店、助农服务站等连锁网点已达3000余家,县、乡网络覆盖面达90%。同时,农资销售网络已经拓展到省外10个省区。省社控股的庆丰农资集团公司,发展省内外连锁经营网点2000多家,年生产经营化肥达到200万吨,在发展、巩固下游营销网络的同时,积极向化肥生产的上游延伸。
近年来,倍丰、庆丰两集团相继投资建设了爱农复合肥、宁安化工、谷丰复混肥、安徽新中远硫铁矿、马边磷矿,参股了瓮福达州二铵、山西丰喜华瑞尿素、晋煤邦力尿素、老挝钾肥等一大批化肥及原料生产项目,极大地增强了化肥市场的掌控力。目前,两个集团年自主化肥生产能力达到160万吨。通过建设上控资源、下有网络的经营体系,切实提高了供销合作社在农资市场的话语权,有效地发挥了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在保证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品牌化建设
区域产品走全国
在加强经营、拓展业务的同时,省社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品牌作为发展的关键。2008年,省社组建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公司,通过打造“寒地黑土”这一品牌,整合、经营符合寒地黑土质量标准的农产品。目前,集团核心品牌“寒地黑土”,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连续3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名,评估价值达123.08亿元。集团经营的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9大类、3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以黑龙江省为基地,北京、上海为重点,华南、华北、华东、西南、东北五大区域为支撑的销售网络布局。在寒地黑土品牌的带动下,全省供销合作社日渐萎缩的农产品经营业务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截至2013年10月,全系统农产品收购额达到60.8亿元,同比增长40%。与此同时,倍丰农资连锁、庆丰农资连锁等企业品牌,“倍丰”、“谷粮”、“首富”等产品品牌知名度也在快速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障,大大提升了供销合作社的经营能力。
网络化推进
搭上新兴流通快车
2012年,省社在保持原有的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四大经营网络的同时,开通了第五大现代流通体系——黑龙江“网络供销社”。通过“网络供销社”,倍丰、庆丰两大集团形成了实体网点与虚拟网点相结合,网上销售与网下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格局,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2012年—2013年,两大集团实现互联网销售化肥18.2万吨,销售金额5.1亿元,为农民节省支出910多万元,快速地提升了农资销售信息化水平。“寒地黑土”实行“千社千品”工程以来,全面推动农产品经营,提升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水平,整合全省优质农产品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打造“寒地黑土”优质农产品大品牌,发挥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是组织引领农民形成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重要举措。同时,引导带领千种优质农产品有组织地进入市场,逐步构建寒地黑土农业优质产品群和寒地黑土现代农产品营销网络。
合作化组织
摆脱“小农”大赢家
强化供销合作社领办力度,密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联结,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快健全民有、民管、民享机制,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发展,围绕农机作业、土地流转、资金互助等领域,拓展合作范围......黑龙江省社采取着多项措施、多种模式加强着合作社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黑龙江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销对接经营模式成立,通过上联农产品生产“第一车间”——专业合作社,下接大型消费终端——连锁超市或者下游食品生产加工厂,建立起完整的产业化供应链,市场影响力较强,有效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共赢的局面。合作社成立以来,以“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在4年内吸引了克山县整乡整村的农户入社,入社土地面积占全县的76%。一些农户还将地承包给种植大户收取租金,自己进城打工提高收入,真正意义上的摆脱了“小农”经济,实现了大面积机械化耕种,提高了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