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资法规 将加快统一
本报讯 外资投资准人限制有望迎来松绑。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按照三中全会《决定》,加快推动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这是我国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
根据相关规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以及中外合作企业需要经过不同级别的政府机构核准,外资进入中国需要经过一系列比较繁琐的手续。这就容易造成外资进入中国后才知道其投资的项目是不被允许的。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为吸引外商投资,在某些政策上给出超国民待遇,也不利于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内外资法律法规统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利用外资与国际规则相统一;二是外资与国内企业相统一,要以更好的服务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而不是比拼各地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对内外资政策也要逐步统一;三是产业政策要对内外资企业统一。“这样外资就能看得懂在中国的投资机会究竟有哪些,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增强投资透明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外商投资信心。”
另悉,沈丹阳会上透露,1~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308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同比名义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均与上月持平。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8.9%,比上月放缓0.3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方面,1~10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8184家,同比下降9.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5.77%,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10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白霜)
超市价签差错率不能超千分之五
本报讯 超市搞促销,一袋洗衣粉明明用黄色价签标出了4.5元,到收银台结账却变成了原价8.5元。这样的事屡屡发生,因此而产生的消费者投诉也不在少数。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五届中国连锁业会议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超市收银价格检验指南(试行)》,对价签进行规范,并将价签误差率确定为千分之五。
超市经营的商品一般在万种以上,并且促销活动频繁,手工调换商品价签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价签与电脑收银结算系统不一致,因此导致的消费投诉屡有发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的《超市收银价格检验指南(试行)》,除了将价签误差率确定为千分之五,还对货架标签、货架价格、价签错误、生鲜蔬果编码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要点和流程进行了规范,以确保超市价签管理优化目标的实现。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协会曾对200个城市的491家门店开展了商品价格检验样本分析,发现国内超市价签差错率比欧美国家政府对超市商品价格检查的平均差错率千分之五要高,反映出我国超市管理水平的差距。指南提倡超市尽量与购物者协商解决,包括可以选择向购物者免费赠送商品的方式。
(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