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评等定级可以休矣

□ 陈岳峰

    

  继百货店之后,购物中心马上也要迎来评等定级了。

  近日有消息称,由商务部委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起草的《购物中心等级划分规范》进入送审阶段,预计明年出台并实施。按《规范》计划,未来购物中心将可能按都市型、地区型、社区型分别划分为宝鼎级和金鼎级的“三类二级”。等级划分将参照业态与品牌、经营与管理、服务与设施、诚信与和谐、安全及保障、环保与节能、信息与智能为依据。

  不可否认,由于有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参与和推荐,这些规范或评选多少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商家的品牌知名度、信誉度,以及消费者在选择购物场所时的倾向,都会有一定影响。不过,这种意义和影响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企业经营与指导,实际上效果甚微。

  前两年百货业发展势头不错时,相关部门曾推出了金鼎百货店、达标百货店等相关评选,基本上各地稍微知名的百货店大多上榜。不过,在各地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形成品牌和口碑的门店,要不要这块牌子,无足轻重。而本就不受待见的门店,就算评上了金鼎百货店,也不会因此就顾客盈门。那么,即将要到来的购物中心的分级评选,是否与百货店的评选如出一辙?目前还难以判断,但就算有所差异,也应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商业是最早向市场和对外资全面开放的行业,一切应由市场说了算。这些年的发展也表明,企业会自主决定最佳的经营方式、软硬件投入、服务策略等等,通过一纸《规范》来给某个业态或某个企业分等定级,或许是为了达到规范行业与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然而,市场形势和环境变化很快,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创新层出不穷,在商业业态与商业模式战略发展的前瞻性方面,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往往是滞后的,有的规范或标准,刚实施没多久就开始过时。

  况且,中国各地在经济发展和消费潜力、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差异巨大,购物中心绝不是用一个标准从等级上便可一划了之的。如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无论是经营业绩、面积还是硬件上,如何进行比较?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有可比性吗?

  因此,且不说这种评等定级的做法是否会劳民伤财,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更需要的是做好管理、服务与引导,当然,《规范》中也涵盖了这些职能,各种标准的制订也有一定的必要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给购物中心划分等级意义真不大。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只有能满足消费者时刻变化的需求与习性的购物中心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否则,别说宝鼎级,就算钻石鼎,他们也不会感兴趣。而购物中心的面积多大、硬件多强、环保与否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

  还有观点认为,由于缺乏标准引导,购物中心的空置率正在逐年攀升。这纯属无稽之谈。空置率的上升是因为购物中心的“大跃进”现象过于严重,目前中国购物中心超过3100家,未来几年或达到4000家,市场容量没这么大,与标准缺失与否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如果购物中心的数量一直井喷下去,未来将会看到的,或许会是一批批宝鼎级、金鼎级购物中心的关门大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