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铃铃,嘀铃铃……”,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喂,您好,合作金融编辑部。”我拿起电话。
“喂,您好,我是M联社,想问一下,咱们明年的报纸开始订阅了吗?”对方询问。
“可以啦。您可以联系我们的发行部门了。”我一边回答着对方,心里一边想,一年一度的报纸发行又开始了。
“我们联社计划订80份!”对方接过话茬。
“谢谢对我们报纸的喜欢和信任!”我情不自禁地向对方表示谢意。
“是呀,因为你们报纸办的实用!我想让我们联社每一个基层网点的员工都能看到你们的报纸!”
这句话激起了我作为一个记者的好奇心,连忙追问:“您觉得《合作金融》对您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呀?”
“你们报纸,版面大气又不失活泼,每期的报纸都有很多亮点:头题不仅时效性强还很接地气儿;‘寻找最美乡村信贷员’专版让我们这些基层的工作人员也有机会走进读者的视线;还有头版的‘中国梦·农金梦’让我们这些农村金融机构有表达自己梦想的舞台……”电话那边传来的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
此时,我脑海中的画面又回放到前段时间赴基层采访的场景……
记得那天走进Y联社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翻阅报纸的Y联社员工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上前一瞧,他看的正是我们《合作金融》周报。巧的是,他正在阅读我报道的“中国梦·农金梦”系列专题的文章《孤岛上的幸福“守望者”》。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我试探性地询问。
“很真实,很感人。”他抬头看着我,并不知道我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觉得这篇报道没有浮夸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基层农信社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要吃多少苦,流多少汗,就是因为有了这样打动人心的报道,才能让全国各地的信合员工看到,并且相互勉励,更好地发展!”他感慨道。
没错,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专业媒体,我们所传递的不仅是农金人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在传递着他们的梦想和追求。
按时订阅报纸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专心阅读我们的报道内容并以此作为工作动力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还有每每看到投稿邮箱有上千封稿件时,那是也对我们媒体予以信任和 “肯定”……
就是这样一份《合作金融》报纸,我们秉承专业、敬业的精神已经坚持了10年。10年前,我们就知道并且坚信自己会更好,不是虚张,不是夸浮,不是众人捧,是内心明明澈澈知道:不为别的,就为了农金事业的发展,信合员工的梦想,我们要做到最好,因为我们传递的农金新闻是最有价值的,是鼓舞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