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1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构建支付结算“畅通路”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农信银支付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 刘宪国 许金辉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综合业务系统于2007年5月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并开通农信银电子汇兑、银行汇票和个人账户通存通兑等业务。2007年以来,吉林省农信社通过农信银系统累计处理各类支付业务288.60万笔,清算资金446.96亿元。2007年至2012年,农信银支付业务笔数和清算资金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86.98%、171.76%。

    几年来,吉林省联社把农信银支付业务作为会计结算条线重点工作之一,在清算业务创新、管理和服务方面,科学规划、积极探索,不断优化资金汇划渠道,狠抓业务推广和提质增效,持续加大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推广应用力度,取得较好效果。

    打造清算服务平台

    为适应市场竞争、客户需求变化及转型发展需要,吉林省联社审时度势,做出了打造包括科技、清算在内的六大服务平台的战略决策,着力提升省联社服务基层、服务客户的能力。重点抓好基础性服务平台——清算平台建设,及时制定了清算平台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有力促进了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快速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贴近农村实际,是低成本、高收益、可复制、易推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吉林省联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全面”原则,持续加大营业网点渠道建设力度,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截至9月末,吉林省联社辖内1620家营业网点全部开通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1168家对公网点开通电子汇兑业务和银行汇票业务。

    优化支付系统功能

    吉林省联社先后对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实施升级改造10余次,不断优化系统功能,对于正在开发建设的支付清算平台,在渠道设计上加以控制,按照“先内后外”的原则,凡是能够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渠道办理的,优先自动选择农信银渠道。同时,根据农信银业务规程,结合自身实际和管理需要,先后制定了农信银个人账户通存通兑、电子汇兑、银行汇票等3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操作手册,从业务受理到具体操作等程序一目了然,全辖柜员人手一册,便于业务操作和推广。

    持续开展业务宣传

    针对农村居民金融知识匮乏、对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认知度低、现金偏好突出等问题,吉林省联社全辖网点长期利用网点柜面、电视台、广播、报纸等渠道开展业务宣传,每年都集中开展支付结算宣传月活动。

    吉林省联社组织开展了以“八万网点连城乡,通存通兑汇四方”为主题的农信银支付产品宣传活动,全辖累计张贴宣传条幅和窗贴16000余条。

    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活动贴近农村实际,以自编自演节目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支付结算知识,相关媒体对宣传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

    加强支付结算队伍建设

    吉林省联社高度重视员工培训教育,采取分层培训方式,开展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制度、操作流程等方面专业培训10期,累计培训一线操作人员2万余人次。同时,加强会计后备人才建设,建立了300人的省级人才库和1559人的县级人才库,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和措施,聘请支付结算业务专家为学员授课3期,为农信银支付业务快速、稳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开展业务评比考核

    近年来,吉林省联社不断加强农信银支付业务辅导检查和考核监督,将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纳入全辖会计结算基础工作考核项目中,连续三年对基层行社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现场检查、集中评比、划分等级,通过有力举措推动农信银支付结算业务规范发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