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蒙蒙亮,老憨就早早地起床,把小店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门口抽着烟,笑呵呵地迎接着客户的到来。
老憨是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工龄的农信社老员工。“老憨”这个名字也被人们喊了四十多年。刚被喊的时候,他还不到二十,只是为人实在,过于憨厚,被昵称为“老憨”。久而久之,他的原名被好多人遗忘了,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员工都亲切地喊他老憨。老憨一点也不生气,他知道那是尊称。
老憨十八岁的时候,恰逢农信社招工,老憨根正苗红,又上过学懂文化,经过选拔顺利进入了农信社。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他与农信社也续下了不解之缘。
品味过以前的苦,老憨在农信社明白了什么是福,所以他把全部心血都投入了农信事业。老憨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本领,点钞、打算盘、手工记账……样样都是能手。那时的农信社条件非常艰苦,租的是简易民房,点的是灰暗油灯,用的是破旧桌椅。农信社的硬件也相当差,人们戏说“记账基本靠手,下乡基本靠走,安保基本靠狗”。老憨的胳膊上至今还留有一条两寸多长的伤疤。那是一天晚上两个小偷毒死了狗,进信用社偷钱,被老憨发现了。经过殊死搏斗,小偷被赶跑了,农信社的钱保住了,老憨的胳膊却上挨了一刀,留下了永远的伤疤。老憨风趣地说:“那是农信社留给我的终身纪念。”老憨也有幽默的时候。
改革开放后,许多企业工人耐不住寂寞,又嫌工资低,纷纷下海经商。但老憨没有,因为他与农信社有深厚的感情,与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多年以后,那些人很多已腰缠万贯,但他无动于衷,他说:“那些人下海经商,是自己富;我在农信社上班,是和广大农民朋友一起富。”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信社发展越来越快。许多网点也告别了农家小院,建起了自己的营业大楼。条件跟以前相比也是天壤之别:小洋楼、新桌椅、保险柜……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防弹玻璃和互动连锁门。老憨不止一次地摸着防弹玻璃,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早点有这玩意,员工们就安全多了,我的胳膊上就不会有这道疤了。”农信社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老憨等员工的积极性,他们忘我地工作着、奉献着。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河北省联社成立后,农信社有了更加飞速的发展,但老憨却明显的老了。综合网络系统上线、现代支付、代理保险、信通卡等业务陆续开办……老憨有点跟不上潮流了,办理业务时也明显吃力。但老憨不服老,开始努力地学习,一遍学不懂学两遍,两遍学不懂学三遍……直到学会为止。没想到,老憨竟然成了业务骨干,好多年轻人不懂了还得向他请教,老憨又焕发了第二春。
为贯彻河北省联社部署推广小额信贷,老憨所在的县联社公开竞聘客户经理。老憨竞聘成功后,在没有信贷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人缘、地缘优势,又成了信贷部门的营销明星。一笔笔小额贷款如同及时雨播洒到农村地区,伴随着农民朋友的发家致富,老憨也实现了人生的“二次创业”。
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间老憨在农信社工作了四十多年,到了退休的年龄,不服老不行啊。怀着留恋与不舍,老憨回到了老家。在家享了一段清福,老憨却突然间老了很多。整天无所事事,无精打采,因为忙活了大半辈子,他闲不下来。老伴心疼他,在村里开了个商店让他张罗着打发时间,但情况依然不见好转。
不久传来好消息,河北省联社决定在全省推广农信村村通工程,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就可轻松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村里的小商户、小药铺等为合作对象。老憨的小店正好符合条件,他赶紧申报,经过层层审查,顺利批准开办。这下老憨可高兴了,因为他又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于是有了本文开篇的那一幕。看着一个个村民来小店办理助农金融服务,老憨热情地攀谈着、张罗着,又回到了从前那种乐观豁达的状态。
老憨的高兴劲还没下去,其他好事又一件接一件的到来:
农信社对外招工,老憨的儿子通过层层选拔成功进入农信系统,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爷俩又在同一个“农信战壕”并肩作战了;
河北省联社推广网点标准化形象建设,全面改造后,农信社环境更好了、设备更先进了、招牌更“靓”了;
河北省联社有序推进县级行社股份制改造,老憨所在的联社经营管理好、资产质量高,经过细致而紧密的前期工作,顺利获得银监会批准,将于近期挂牌开业,一家崭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即将展示在人民面前;
……
这些好消息老憨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干劲也更足了。
老憨老了吗?老憨没有老。用他的话说:“我的精彩人生才刚刚上路呀,河北农信的精彩历程也才刚刚起步啊,更好更精彩的戏还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