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物:山东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 郑爱华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国家还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做好金融服务,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成为摆在所有农信人面前的一道新课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简单谈一下自己对新形势下改革发展方向的理解和体会。
明确市场定位
农村信用社必须始终扎根“三农”,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但同时应当看到,随着当前“四化同步”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面貌将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农信社必须紧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需求走。
一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快研发推出适应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融资业务和产品,结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土地流转抵押融资”新模式,支持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
二是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深化支持“三农”内涵,不断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三是支持农民转型创业发展。积极对接社区村居,大力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实现零售类业务批量做。
转变经营机制
农信社应加快推进流程银行建设,逐步实现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提升法人机构经营管理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突出营业网点市场营销功能,有效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
在农信社深化用人机制改革之际,大力实施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为核心的人员流动、竞争、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公平量化、注重能力、体现业绩的科学分配激励机制。积极推进网点转型,按照功能全面、布局合理、效益优先的原则,优化调整网点布局。
加快业务创新
面对当前贷款利率市场化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农信社必须加快业务转型,拓宽收入渠道。
一是搭建支持业务创新的科技平台。围绕“三农”服务需求,特别是手机银行等移动支付需求,加大电子银行平台建设。
二是加快信贷业务创新。以担保方式创新和贷款便利性为突破口,加大中小企业、城乡社区、专业市场贷款创新力度,逐步形成系列化信贷产品体系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品牌形象。
三是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创新。抓住互联网金融等智慧金融发展的新机遇,加快移动支付产品创新,不断提高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四是加快中间业务创新。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逐步在代理社保、代收税费、理财业务、代理贵金属、国际结算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丰富产品,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增长。
创新营销机制
客户细分和分层营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农信社要积极创新营销,实现由粗放式营销向精细化营销的转变。通过建立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农信社可以实现对主要目标客户群体的细分,进而提供差异化服务,以逐步打造核心客户群,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和忠诚度。
通过实施联动营销策略,实现资金组织、贷款营销、中间业务以及电子银行业务拓展的一体化综合营销,不断延伸客户价值链,实现客户价值增值。农信社要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营销人员占比,真正走出去上门服务。同时,加大复合型人才培训,为优质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