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被电商吸引的人流引入店内呢?李燕川并不担心,“社交需求是每个人都有的,不会因为电商的方便快捷就消失了。”他指出,线下实体店在未来就是要满足好消费者的社交需求。
目前京东商城在北京销售的生鲜很多是由超市发供应的。超市发也就牢牢把控住供应链的源头,这样既为京东节省了采购成本,也提升了其生鲜销量。
超市周刊:电商的冲击究竟多大?
李燕川: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商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个业态,反而是实体零售的延伸,最终要回归商品与顾客。因此,实体零售也是时候回归原点,研究商品和顾客,在竞争中找到生存空间和优势。
超市周刊:如何看实体零售做电商?
李燕川:实体零售做电商是一种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要做。因为做电商不仅需要资金、人员,还需要技术、营销,缺一不可。而实体零售在商品、采购、仓储、网点布局上有优势,但是营销模式、技术人才还欠缺。如果没有准备好,盲目上马反而得不偿失。此外,与电商合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超市发就与京东商城在商品供应、配送商达成了合作。
超市周刊:实体零售业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李燕川:相关数据表明,预计2015年国内将实现经济复苏,因此在我看来,明年将继续延续今年的低迷形势,考验着各家的抗打击能力。但对于商业而言,这是考验也是宝贵的经历。前几年,由于发展速度太快,零售业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而经历过这样的风险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不仅经营管理能力有所加强,还将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超市周刊:今后行业又将怎样发展?
李燕川:如果说行业大洗牌去年只是说说,今年已经成为现实,先有华润并购乐购,后有物美收购卜蜂莲花。事实上,这样的企业在今后会越来越多。零售企业如果不创新不改革,最后要么破产倒闭,要么只能沦为别人收购的对象。
超市周刊:新技术会给传统零售带来哪些变化?
李燕川:用技术解放劳动力,这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特别是在技术发达、人力成本高涨的当下,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一要靠精细化的管理,二要靠先进的技术,比如一款自动打包机就可以节省两个劳动力。此外,超市发马上也将更换电子标签,线上APP的打通也在积极运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