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终端 乐达宅配站和 驿站连锁便利店均配备了专业冷冻冷藏设备。大打有机牌的 乐网走上了一条形似O2O之路,而如何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似乎还缺了点实质内容。
从一开始,主打食品的浙江祐康集团一位高管就对旗下的电商网站祐乐网进行了定位:“我们比垂直型电子商务网站更垂直,做的是突显冷链特色的食品细分市场。”
前身是一家生产了20多年紫雪糕的棒冰厂,祐康集团以冷链食品起家,如今业务延伸至全产业,以食品为核心主业,以地产、投资为新兴事业,其中,在食品领域,祐康产业涉及食品制造、食品物流和食品商贸等。
如今,祐康电子商务通过祐乐达宅配站和祐驿站便利店提供“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保障。
在巨资投入之后,祐康顺利完成线上线下布局,不过,最严峻的考验是如何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而祐康的O2O之路止步于布局两网两店,再也没有新的进展。
冷链独步天下?
同样出生在杭州,比淘宝晚一年成立的祐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如今还在杭州“混”。
面对空白的电商市场,一方面是前景足够广阔的诱惑,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排头兵需要经历更多的试错。
祐康在纷繁的选择中迷失过,彷徨过,其电商战略此前一直摇摆不定,从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网站、图书,到从事线上卖鲜花、化妆品等,品类不一而足。
直到2011年,祐康电商才选择与母公司祐康集团相关的食品行业。
祐康旗下有机生活事业优谷大地在集团生产、物流、配送和协同运作下,全程无缝链接,大打有机牌。
“比垂直电商还垂直。”这是当时祐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凌对祐康的定位,在细分食品品类的同时,也意味着祐康的受众群体在缩小。
郑凌进行这样的定位,也是基于祐康最令人津津乐道的物流网——统冠物流。“肯德基 沃尔玛、星巴克、酷圣石、外婆家等都选择了统冠物流。”郑凌颇为自豪。
据了解,成立于2007年的统冠是浙江最早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公司,由杭州祐康食品有限公司和台湾统一各出资50%成立。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作业技术及国际最先进的低温高货位物流作业设备,保证商品从入库到保存、理货、配送实行全程温控和全程保鲜。
当然,这种“绝密武器”般的冷链设备对于以食品、有机为主的祐康,可谓制胜法宝。不仅如此,配送终端祐乐达宅配站和祐驿站连锁便利店均配备了专业冷冻冷藏设备。
在众多电商企业因物流头痛不已时,祐康重金打造物流系统,优化消费者体验。照此轨迹发展,祐康电商应该早早独步电商武林。
然而,发展十余年,祐乐网一直“蜗居”在其老巢杭州发展,这与冷链辐射半径有限不无关系。
祐康打造的冷链物流无缝对接模式本身投入巨大,如何做大当地市场,收回成本成了棘手的问题。
线上与门店两张皮
其实,在发展线上业务之前,祐康集团的线下门店也有些“凌乱”。
记者在祐康集团官方网站上看到,祐驿站和祐乐达同属于祐康电子商务公司旗下公司。不过这可不是祐康线下门店的初始面貌。
据介绍,其线下连锁店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前店后仓”夫妻店,这也是当时很多便利店的常态。第二代为售卖冷冻冷鲜商品、油、大米等民生商品的社区店,最近几年,第三代店铺的主要形态为祐驿站(24小时便利店)、祐乐达(社区店)逐渐在第二代店铺的基础上衍生出来。
第一代“前店后仓”店铺叫宜康,事实上,所谓的“仓”实际上是一个冷库。但管理层很快就发现这样的操作模式(冷库管理),会让今后的投资越来越大。
经过调整,在2008年宜康新店开门中,有一半以上的门店都不带冷库。
随后,宜康便利店进行改造升级,统一划分出各大功能区,形成“前店后仓”的“门前货架”结构。电脑、POS机及整体的ERP管理等一系列IT系统也进行了调整升级。
看到改进初有成效,祐康集团的野心急剧膨胀。抛出宏伟计划,“三年50家店,店店盈利,力争新三年进军全国市场,开出1000家店,也要店店盈利。”现在看来,祐康的豪言并没有实现,不过,拓展门店数量一直是其近几年追求的目标。
2011年3月,祐康旗下的60多家“宜康”连锁便利店一分为二——变身祐驿站和祐乐达。祐驿站定位为24小时便利店,祐乐达则定位为宅配站。
这么做的初衷源于集团意图细分客户群。郑凌分析,2006年第一家宜康开业,祐康那时想做健康食品集成平台。但这些年发现,便利店和社区店的客户群有明显的区分,而宜康之前的定位有点像小超市,没有自己的特色。
确定线下两条腿走路之后,祐康希望能够扩大其线下势力范围,计划将两店的数量增加至各100家。
尴尬的是,当今租金不断上涨,杭州市中心便利店的平均租金成本高达35万元/年。而且,这样的上涨趋势并没有停止。
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线下门店,线上的祐乐网却有点儿受冷落。
从品类上看,祐乐网的商品覆盖有机产品、进口食品、特产、一般食品,相比其他电商平台的大而全的品类略显寒碜,和便利店的品类也不同步。
而且,大打有机牌的祐乐网走上了一条形似O2O之路,而如何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似乎还缺了点实质内容。
既然比中粮我买网那种垂直电商还垂直,短短几年下来,中粮我买网已经远超祐康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其比肩的顺丰优选、沱沱工社等专业的主打生鲜、有机食品的电商都已经把祐乐网甩在身后。
此时此刻,祐乐网难道又要像以前一样,考虑转型了吗?
观察: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这句名言在商业领域并不一定适用。
即使祐康很早就开始发力电商,物流系统和冷链系统也非常完美,但是受限于冷链物流辐射半径,祐康同样也走不远。
而祐乐网以有机食品为主,虽然一步缩小了客户群,但可能并没有在提高客单价和深入分析客户需求上下功夫。这或许能解释发展十来年,流量也不过如此的原因了吧。
与此同时,祐康旗下的社区店和便利店还在追求规模效应,大力布局杭州城,却并没有利用配送优势,这种情况下,祐康该反思下网站的作用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