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年份茶如同时间胶囊,把那一年的滋味保存了下来,有人说年份茶是有魔力的,你好好地珍惜岁月,它的味道就会变得很美好。
茶香漫屋宇 心神已入画
芬吉茶业是第一家定位年份茶的茶企,说起做年份茶的初衷,芬吉茶业董事长卫鑫这样告诉记者……
2012年,卫鑫与朋友一起去台湾,听说台湾茶农有珍藏老茶的习惯,费尽周折,他们访到了一位住在台中的茶农。为了招待远方的客人,老人慷慨地拿出自己珍藏的老茶让卫鑫品尝,那是珍藏了39年的乌龙老茶。一壶茶喝完,卫鑫就被老乌龙的魅力征服了。在他的再三请求下,老农才答应转让一点老茶给他。在奢博会上,芬吉拿出了自己的收藏,让喜欢乌龙的茶友们分享四十年的修炼。
自从品尝了老乌龙的滋味后,卫鑫就喜欢上了各种品类的老茶,东淘一点,西买一些,就为喝一口老茶。但老茶市场的不规范让卫鑫十分苦恼,很多老茶都在藏家手里,不是天价就是给多少钱都不转让。
卫鑫告诉记者:“老茶在目前的茶叶市场上,其年份并没有清晰的判断标准。但是,经过贮藏的老茶,自有一份转化后的独特味道,又让茶人如痴如醉。”为了让爱茶人不那么辛苦地喝到好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享受茶香上,芬吉年份茶应运而生。
明明白白年份茶
目前,市场上已经逐渐认同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品质特征。不少专家和藏家把好茶珍藏若干年后再拿出来与朋友分享,经过多年的摸索,行家都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能让茶香更美,圈里把这类茶叫年份茶。一饼够年份的老普洱,拍卖市场上可以拍到三四十万元。
在与茶圈多年深度接触后,卫鑫萌生了要做大家能喝得起的老茶的念头。“推出年份茶,我们所做的,就是规范年份茶的年代、产地,让每款茶都有自己的DNA。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在仓库存了一部分的普洱茶、白茶与乌龙茶,形成自己的贮存、售卖体系。另一方面,从各地收集优质老茶,也是重要的供货渠道,进而逐步形成以经营自储茶为主、收集其他家为辅的供货渠道,形成一个专做老茶的权威平台。”
目前,芬吉茶已经形成年份茶、年度茶两大品类。其中,年份茶以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为主,年度茶则为年度绿茶和年度清香乌龙。
让茶体验四季的变化
茶叶是否适合长期存放?其实,除了绿茶、花香茶等,其他茶叶是适宜存放的。只要存储得法,藏茶的过程就乐趣无穷。卫鑫说:“我们对茶,就如同对待生命一样,储存茶叶对温度、湿度、通风等都要求很高。譬如,温度过高,茶叶肯定‘受不了’,但我们也会让储存的茶‘体验四季的变化’,通过春生发、夏转化、秋聚合、冬休眠的过程,茶叶经时间的转化,内含物质呈现如同人生不同阶段的丰富性,品味一杯好茶,如同品味人生。”
在卫鑫看来,许多品种的茶叶在储存过程中都会发生质的飞跃。香气由原来清新的花草香,转化为成熟的果木香,层次越来越丰富;味道变得更加圆润细致,舌尖感受更为细腻,余韵悠长饱满,这些都是新茶难以达到的美感。
能让更多的人喝到年份茶,是芬吉的目标,每个茶成熟的时段不一样,取决于茶叶的底子和茶的做法。“老”是一个传统的说法,“年份茶”是一个规范的说法,突出了信息的准确性。
芬吉曾经进行过消费调查,所有的品类中,白茶很受欢迎。调查群体都是不常喝茶的,对茶叶都没什么认知,大家喝完之后评价最高的就是白茶。但是白茶的卖相实际上并不好,保存也麻烦,但它喝起来是很独特的,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
那么,目前来说,芬吉有哪些茶品值得期待呢?卫鑫说:“40年的乌龙茶、上世纪70年代的老六安、十五六年的生普洱和三四年的白茶寿眉,都是年份茶中的精品。”
卫鑫告诉记者,年份茶应是一种辅助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文化。不过,说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奢侈品也不假。在日常的品饮中,老茶可以长期存放,并不算娇贵。但品茶时的清静一刻,又构成了生活中的另一种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