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2013论道中国茶品牌·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茶文化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名茶产区市长深度对话”于北京四季酒店举行。会上,来自茶界的企业、茶区领导和与茶相关组织的领导,就“品牌与茶业互动、中国茶企打造品牌”的主题,将论坛拉开。
国际市场环境与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使中国茶业必须要面对产业升级与营销模式的转型,这一情势迫在眉睫。中国茶区、茶企究竟该如何针对改变做出调整从而掌握市场主动权和品牌话语权?如何让品牌承载文化,使得茶叶经济从如今的价格肉搏战转为品牌文化战?带着这些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杨建龙,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会长马秀群,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福鼎市人大主任、福鼎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陈兴华,深圳红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研成和金芽奖评委会秘书长李飞6位对话嘉宾,协同嘉宾主持人国家品牌战略与标准制定专家组组长张世贤,在会上各抒己见,共同探讨。
杨建龙认为,把茶叶、茶文化与地区发展结合一起,那么就要树立一个地区茶叶品牌作为塑造点和增长点。茶业和其他行业相比最大的差异就是其自带的文化属性,同时还有对健康生活的理解。所以,产茶区可以通过树立区域性品牌传播茶的文化与健康,从而带动消费,形成地方特色。接过产茶区的话头,陈兴华表述道,福鼎的茶叶特色就是白茶,它比红茶、绿茶更能代表中国茶的魅力。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有“三年是药七年是宝”的岁月优势和保健功效,集享受、品饮和健康于一身,所以福鼎白茶就是福鼎树立的文化茶品牌。郑国建发现,很多产茶区的企业都在抓茶叶资源,虽然嘴上说着区域品牌文化很重要,但是不明确究竟意义何在。其实茶与地区往往是双向互惠,比说安徽六安市和六安瓜片,云南普洱市和普洱茶,以地名命名茶叶,地域文化融合茶文化,念出茶叶名字给人留下双重概念。当然,品质过关是这一切的前提。作为茶企代表,姚研成发言道,茶品牌不是广告推销出来的,而是通过产品品质、内涵韵味、发展历史自然挥发出来的。而且你的产品一定要有特点,不能单纯地受消费者的“摆布”。如果这个品牌能成为行业内具有垄断性质的一个品牌,那就证明其具有品牌价值,是其所在区域的一张文化名片。针对品牌国际化问题,马秀群指出茶叶具有食用、文化两个价值,这两个价值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适用。我们可以立足它的综合性,尽可能地发散出去,加上一份时尚,一份个性,这些都值得挖掘。最后,李飞感言从2008年开始创建“金芽奖·陆羽奖”,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推动茶产业的升级,帮助茶企形成品牌意识,目前中国茶业的品牌之路才刚刚起步,希望中国茶能在未来走上“道”。
当天晚宴,还举行2013中国茶品牌“金芽奖·陆羽奖”的颁奖典礼,其中包括2013“金芽奖”年度大奖品牌、2013“金芽奖”单项奖品牌、2013“金芽奖”中国茶行业杰出品牌、2013“金芽奖”中国茶行业优秀品牌、2013“金芽奖”中国茶行业潜力品牌、2013“陆羽奖”单项奖品牌、2013“陆羽奖”中国茶行业终身成就奖、2013“陆羽奖”中国茶行业特别贡献奖、2013“陆羽奖”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和2013“第七届论道中国茶品牌”论坛组委会指定品牌十项大奖,与会嘉宾一同向获奖的茶企、茶人致敬,为他们献上来自茶行业的掌声。